「梅與櫻」700回紀念文

「梅與櫻」到目前為止的文章數已經超過700篇了 (本篇為第701篇)。在這700篇文章中,其中614篇 (佔全部主題的87.7%) 為介紹日本和台灣的兩地文化、庶民生活形態、社會制度,以及語言方面的文章。

「梅與櫻」在每達到100篇時,都會留下一篇紀念文,並重新整理一下目錄。寫紀念文的目是一種自我鼓勵,而整理目錄的目的是因為隨著文章累積數量增加,「梅與櫻」的主題可能會因為我們個人的好惡而略有失衡,因此重整目錄有助於讓我們看到什麼樣的主題不足,什麼樣的主題太多,當然也可以讓參觀者方便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資訊。

「梅與櫻」本來只是基於好奇心以一種試探性的方式來找出日本和台灣兩地的文化差異,並於網路上寫下自己的學習心得而成立的網站。而我們選用BLOG的方式來表現,只是純粹著眼在BLOG業者提供了種簡易的網站撰寫系統,我們不需要花時間編寫整理複雜的HTML,也不用煩惱網站上的圖案素材,我們只要把文章寫好,按個按鈕,網頁就可以更新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才能全力集中於網站的內容。而不知不覺,網站內容已經累積到了連我們自己也沒有辦法想像的程度,而這個日台文化研究也漸漸由單純的興趣發展成為一種自我充實以及挑戰。

「梅與櫻」中很多題材都是當初我們在感到好奇卻一無所知的情形下,查了很多資料,直到我們滿意為止的東西。也有一部分的題材是屬於是我們已經知道,但是在求知過程中並不順利的東西,我們相信這些求知的經驗或是結果多少可以提供給其它人參考。也就是說,「梅與櫻」對我們而言並不是單純地提供網友們日本或是台灣的一些資訊的網站,在編寫「梅與櫻」的過程中,可以刺激我們學習新的事物,並讓我們思考自己不足的地方,讓我們有機會更了解這個世界。

在編寫「梅與櫻」時,對我們而言最大的收穫並不是解開心中的疑惑,而是在找答案的過程中閱讀了大量的資料,理解了比原來心中疑惑更多的東西。例如近幾年偶爾可以看到一些日本媒體報導外國人犯罪事件,而其中某些媒體又把這些事件過度放大,甚至在台灣的網路上還可以看到一些人把日本的治安問題全部都推給中國人。事實上,當我們實際計算了近幾年日本外國人犯罪率之後,發現不論外國人有沒有犯罪,對於日本整個大環境中的犯罪率都沒有什麼影響,而日本的治安惡化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外國人犯罪。藉由撰寫日本的外國人犯罪的題材,我們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如媒體或是網路上流傳的那般,而這些問題往往是因為一些人沒有實際進行查證,也可能是沒有查證能力,或是基於個人感情,甚至是由一些意圖性地挑動族群衝突的行為所造成。而事實上,在媒體或網路中最顯眼的往往也都是這些極端的資訊。

而在我們研究關於日本的外國人人權問題時,也發現類似的事情。台灣的網路上偶爾會有人談到日本人歧視外國人的事情,然而當我們實際去閱讀一些人權問題報告,或是一些關於反歧視的法律文獻的結果發現,網路上一些人所發表的關於遭到日本人歧視的經驗,很多其實根本算不上是歧視,而是一種人際關係的處理不良,或是一種文化上的不適應。也有一些情形是因為聽信了太多未經查證的消息,本身又對日本人的習慣不了解,因而把所有在日本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的經驗全部解釋為歧視:「我想這大概就是網路上某某人所說的『歧視』吧!」。又例如有些人在日本留學或是旅遊時,遭到日本警察臨檢甚至還被搜身,可能有些人也以為這是一種對外國人的歧視表現,但是實際上這頂多只能算是一種職權濫用而已,而日本人自己遭到警察不當臨檢的受害者恐怕遠多於外國人。

除了在寫作時所學到的知識以外,我們在營運「梅與櫻」這個網站時,也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如果光從「梅與櫻」的回應的文章來看,可能很多人以為「梅與櫻」的參觀者多半是台灣人。實際上,我們從各文章被閱讀的次數以及一些連結的來源來看,我們認為其實台灣和日本的讀者人數其實差不多。日本人的回應文章之所以較少,是因為日本人其實並不習慣在眾人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一發表,由內容可看出日本人的用字遣詞較為慎重,由這種小小的地方也可以看出兩方的網路使用習慣上的不同。另外,網站成立到現在,我們發現連結我們的網站變少了,不過參觀者卻是穩定地增加中。連結我們的網站變少的原因可能是當初連結我們的網站很多是屬於短期間的試驗性質的網站,畢竟要維護一個網站不是那麼容易,而在這些人嘗試過經營自己的網誌或是網站之後可能就把自己的網站關閉了,因此連結「梅與櫻」的網站變少了。而參觀者變多的原因是因為「梅與櫻」的資料仍然在堆積中,儘管現在「梅與櫻」中的一些題材在Google的檢索結果中並不是那麼顯眼,但是我們相信持續做下去,一定會有變化的。

說到這裡,我們還是老樣子,我們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寫到什麼時候。老實說,這種問題再怎麼想也不會得到答案的。因此我們也沒有時間去煩惱這種事。對我們而言,把我們心中對於台灣或是日本方面的「謎」解答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謝謝各位網友們的在這段期間的參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