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墳墓(1)

在台灣,如果看到墳墓的話,一般會聯想到土葬。因為有土葬,所以才會有墳墓。

在日本,一般民眾看到墳墓時,不會聯想到土葬,因為日本的墳墓是火葬的墓。墳墓是收納祖先骨灰的地方。

日本的喪葬習俗中,往生者火化之後,骨灰會暫時放在家裡。要經過宗教儀式後才能「納骨」。一般而言,基督教徒多半是30天後納骨,佛教徒是49天,神道的信者則是50天。納骨就是把骨灰放入墓中。

日本的墓園大致有兩種型態:佛教寺廟裡的墓園、一般的公共墓園(靈園)。

日本在江戶時代,曾經管制過宗教。當時的管制方法就是要民眾一定要有一個所屬的佛教宗派,然後由這些佛寺來管理民眾的喪葬事宜,同時也可以監視民眾。所以現在日本很多佛寺都有墓園。

 
典型的日本墓園。對日本人而言,有墳墓的地方當然是陰森森的地方。不過日本的墓非常樸素,和台灣那寫著紅字還貼了照片的墓相比,其實還好。

由於日本最大的宗教是佛教,所以日本人的墓多半是佛教的「三段墓」。從正上方向下看,這三塊石頭是正方形。最上面石頭是墓碑,比較長,形狀像是四角柱。下方的兩塊石頭比較扁。

由於這三塊石頭是堆起來的,所以如果受強烈的撞擊或是發生大地震,墓碑可能就會像積木一樣東倒西歪。現在日本有些石材業者在設置墓石時,會在石頭間塗上接著劑。不過接著劑會劣化,而且墓石非常重,所以大地震時墓碑還是可能會倒。

◆◆◆

在台灣,墳墓多半是個人墓。而且大部分的民眾覺得一個墓葬一個人很理所當然。

在日本,墳墓多半不是個人墓,而是家族墓。所以日本墳墓的墓碑上多半是寫「○○家之墓」。墳墓底下收納了整個家族祖先的骨灰。如果有新的納骨儀式時,必須把墓前的地上的石板掀起來,然後把骨灰放到地下的石箱中,再把墓石復原。

 
「三段墓」的最上段的墓碑。日本的墓碑上寫的是「○○家之墓」,而非某某個人的墓。墓碑的側面刻有墓中成員的名字,這些名字多半不是本名,而是經過宗教儀式之後而取的戒名。

日本人在結婚時,男女其中一方必須改姓。改姓的人通常是女方。由於日本的墳墓是家族墓,如果家族沒有男性後代,只有一個獨生女。如果這名獨生女結婚的話,這個家族的墓可能最後會淪為無人供奉的墓。獨生女這一代會供奉自己祖先的墓,獨生女的小孩如果記得自己的外公外婆的話,可能也會供奉自己外公外婆的墓。不過再到下一代的話,可能就會有人忘掉這種事。因為子孫只知道自己父系家族的姓,但是可能不知道家族中母系成員的舊姓。(※關於日本夫婦的姓氏問題,可以參考本站的「日本的夫婦同姓制度 (3)」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