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高爾夫運動

儘管台灣的高爾夫人口有一百多萬人,不過在一般台灣人的印象中,高爾夫是屬於有錢人或是社會名流所從事的運動。然而在日本,高爾夫卻是普通人也會從事的一般性的運動,而根據日本2001年的統計,大約有11.1%的日本國民在休閒時間會從事高爾夫運動。(這種統計是好幾年才做一次的,而2001年的統計是離目前最近的統計,比2001更新的統計並未發表出來)

根據日本2002年的統計,日本全國的高爾夫球場一共有2356座,是台灣現有高爾夫球場 (64座) 的36.8倍。如果考慮到國土面積的話,在台灣,平均每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約有1.79座高爾夫球場,在日本,平均每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約有6.24座高爾夫球場,因此日本的高爾夫球場的密度相當於台灣高爾夫球場密度的3.5倍。從日本更早的高爾夫球場數的統計看來,日本的高爾夫球場並沒有因為經濟不景氣而減少。

日本的高爾夫球最早是由英國商人引進。在戰前,高爾夫主要是日本的上流社會及在日外國人的運動。後來到了戰後的1957年,由於日本的高爾夫選手在「加拿大盃」高爾夫球賽 (即現在的「世界盃」高爾夫球賽的前身) 中得而冠軍,帶動了日本全國的爾夫熱潮,而高爾夫球場及高爾夫人口也因此快速成長,最後日本在美國及英國之後成為第三個高爾夫大國。

事實上,由於日本的地價相當貴,所以高爾夫俱樂部的會費也是非常驚人的,而一般上班族的薪水其實根本付不起。雖然高爾夫俱樂部的會費對一般人而言是天價,但是對於企業而言其實也還好,而日本的高爾夫運動的普及往往是因為公司以法人的名義加入高爾夫俱樂部,使得付不起高額會費的上班族員工也有機會從事高爾夫運動。由於很多的日本上班族都有機會打高爾夫,因此高爾夫也就成為日本上班族的一種典型社交方式了。而在一些日本漫畫中,上班族打高爾夫球應酬的場景,並非這些上班族為了談生意或追求名利而花大錢從事高爾夫運動,而是在日本人眼中,高爾夫本來就是一種普通的運動。


日本高爾夫用品店。一支便宜的球桿不到兩千日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