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警察的主要工作除了維持治安、維護交通安全以外,有時候還要協助民眾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例如問路、尋找失物等。
在東京的市區,由於小路非常多,而且有很多三叉路,所以民眾很容易就會迷路。如果民眾搞不清楚路況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到附近的交番問警察。接受民眾問路是日本警察的基本業務。
由於日本的警察平時會騎車或是開車在管區內來回巡邏,所以多少會熟悉管區內的地理狀況。另外,日本的交番門口多半會有大地圖,交番內部還備有更詳細的特殊的地圖資料。如果民眾問的地點不易說明的話,警察就會拿出特殊地圖來解釋。
東京繁華地帶車站附近的交番,每天都會有民眾來問題。例如渋谷站前交番平均每天會面對2000多名問路民眾。多的時候甚至可能會有3000件以上。
協尋失物也是日本警察的基本業務。在日本旅行時,如果行李或是錢包不小心放在某處,忘了拿的話,只要去交番向警察報告,基本上都找得回來。只要不是直接遭竊,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會有財產損失。
在華人世界的倫理教育當然要求民眾在撿到遺失物時要交給警察。不過華人世界的教育往往就到此為止。華人的教育不太讓民眾思考:遺失東西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相較之下,日本民眾會理解遺失東西的人的感受,他們知道遺失物品並不只是財產的損失,對失主而言是一種非常大的精神負擔。由於一般日本民眾會體諒遺失東西的人的感受,所以在撿到失物時,基本上都會原封不動送到交番。
◆◆◆
除了問路和協尋失物以外,日本人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一些問題,不知道該找誰商量時,也可能去找警察。由於日本的交番和駐在所非常多,因此當民眾發現什麼問題時,很容易就可以就近找到警察來幫忙。
舉例來說,日本在2005年2月7日就曾經發生民眾覺得自己家裡天花板有問題,然後去交番找警察協助的事例。整個事件是:某個民眾回家時,發現自己家的天花板出現異常的撕裂音,天花板似乎要崩塌的樣子,這名民眾就到附近的交番去向警察報告的事件。這個民眾去找警察的目的並不是期望警察能幫他修好天花板,而是想透過警察來和樓上住戶溝通或是由警察來確認樓上住戶的狀況。結果報案者和警察還在沒到家時,天花板就已經崩塌。而住在樓上的一位中年人連同他所收藏的大量舊雜誌一起摔到一樓。隔天的體育報以〈中年JUMP〉的標題來描述這個事件。這個例子可以說明:在日本的民眾的心目中,警察是可以幫忙大家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的公務員。
事實上,個人也曾經透過日本的警察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以前,住在我樓下的人喜歡把音響聲音開到最大,想向鄰居展示他的音樂品味。說實在,每個人都自己的音樂嗜好。想把自己的嗜好用強迫的手段推銷給向別人的人,多半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如果我直接去找這個人溝通,請他把音樂調小一點的話,可能會傷到這個人的自尊。這是個非常難解的問題。然而如果問題不解決的話,我的生活會被這種大音量破壞。所以我只有自行錄音搜證,然後打110報警。110專線就把我的狀況轉給管區警察,結果管區真警察真的騎著腳踏車來理解狀況。個人打110報警並不是出於衝動,而是事先確認日本警察的確有提供這種服務,的確會幫民眾出面制止大音量音樂後,才打電話報警。
近幾年,有一些日本民眾覺得新一代的警察並不像早期的警察一樣在執法或是服務時展現人情味。例如以前的警察在民眾犯錯時,會傾向道德勸說,而現在的警察則傾向直接用法律來解決問題。而日本人在開車時,看到警察或是警車時多少會心驚膽戰,因為任何一點小疏忽所換來的不是規勸,而是罰金或是記點。
有些日本媒體用「サラリーマン化」(上班族化)來形容這種冷漠執法的行為。在台灣人的眼中,日本的上班族可能是一群為公司付出青春,認真工作的人。不過在日本人眼中,傳統的上班族往往是對自己工作並不感興趣、只是想長期安定地領薪水,每天想著準時上下班的人。至於「サラリーマン化」的警察則指的是只顧業績、只照著法律條文辦事,下班後一律不管事,而忘掉工作中應有的人性的一面的警察。
事實上,在1990年代初期就已經有日本媒體指出日本警察的「サラリーマン化」的問題。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日本的警察之所以會受這種批判,就是因為日本的民眾對警察的期待很高。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警徽
日本的警察 (1)
日本的警察 (2)
日本的警察 (3)
日本的警察及自衛隊員的養成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