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チャタレー事件」之後,1959年,日本的現代思潮社出版了法國作家薩德侯爵 (Marquis de Sade) 的小說「悪徳の栄え」(L’Histoire de Juliette ou Les Prosperites du vice,茱麗葉特)。
「悪徳の栄え」的內容是講一個妓女兼罪犯Juliette的故事。這部小說的原作是18世紀的作品,由於作品中有許多性愛以及性虐待的情節,對於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而言,仍然算是相當大膽的東西,因此「悪徳の栄え」的譯者在1961年依日本刑法175條「わいせつ物頒布」遭到起訴。
「悪徳の栄え」的譯者在「東京地方裁判所」一審時被判無罪,不過檢方再上訴「高等裁判所」之後,「高等裁判所」改判譯者有罪。而1969年上訴「最高裁判所」之後,譯者還是被判為有罪。
雖然譯者被判為有罪,不過譯者本來估計可能要坐三年牢,結果只被罰了七萬日元而已。因此譯者其實還蠻高興的,甚至後來接受媒體訪問還表示:如果只罰七萬日元的話,我以後還會繼續出書。
這個事件在日本法界稱為「悪徳の栄え事件」。
在「チャタレー事件」中,當時的法官一致認定「チャタレー夫人の恋人」是猥褻物。儘管出版社及譯者不斷強調該小說是一種藝術表現,但是當時的法官認為藝術和猥褻並沒有互斥關係,也就是說,藝術表現可能不具猥褻性,但是也可以帶有猥褻性,而猥褻性不會因為藝術性的存在而消失。
然而在「悪徳の栄え事件」中,十三位審理這個案子的法官中,有五位法官認為不應該判有罪。這些法官認為「悪徳の栄え」這本書和一般色情書刊不同,一般的色情書刊的是以猥褻內容為主,然而「悪徳の栄え」的內容包含了非猥褻部分,應該要衡量非猥褻部分的價值比重。此外作品的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對於性表現具有緩衝效果,因此在審理案件時應該要判斷作品中的科學、思想、藝術等因子。再者,由於性描寫並非「悪徳の栄え」作品的主要目的,因此不能武斷地判定「悪徳の栄え」為猥褻刊物。
雖然「悪徳の栄え事件」的最後的結果是被判有罪,不過當時的法官對於性表現尺度上的認定已經較「チャタレー事件」時代更為嚴謹了。
後來到了1995年,完全版的「悪徳の栄え」在日本重新出版,當然,這本書已經不再被認定為猥褻物。而現在的日本,當然也可以買到完全版的「悪徳の栄え」。
註:
台灣的出版社曾經出過薩德侯爵的「茱斯蒂娜」(Les Infortunes de la vertu) 及「淑女劫」(Justine ou les malheures de lavertu) 兩部作品。這兩部作品是講一個非常善良但是命運非常悲慘的女孩Justine (Juliette的妹妹) 的故事。而「悪徳の栄え」(L’Histoire de Juliette ou Les Prosperites du vice,茱麗葉特) 則是這兩部作品的後續之作。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性表現尺度與法律規定 (1)
日本的性表現尺度與法律規定 (2)
日本的性表現尺度與法律規定 (3)
後記:
本篇文章曾經遭人盜用,詳情請參見:再度發現本網站文章遭人盜用!!!(第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