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現在台灣市面上的手機,只有少數高級機種才有數位相機功能。而且畫素數並不高。一般民眾的行動電話多半沒有照相功能。
不過在2006年現在日本,市面上的一般手機幾乎全部都有數位相機功能。在日本想要買一台沒有數位相機功能的「一般行動電話」幾乎不太可能。
世界上最早的照相手機,是1999年日本的京瓷開發,系統業者DDI販賣的PHS手機。
(※DDI後來在2000年改名為KDDI,成為日本三大手機系統業者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附有數位相機的攜帶電話,則是1990年代後期日本的SHARP和系統業者J-Phone共同提出構想研發,然後在2000年正販賣。
(※J-Phone在2003年改名為Vodafone,也是日本三大手機系統業者之一)
早期的照相手機由於技術還不成熟,所以只能拍出7萬或11萬畫素的照片。7萬畫素的照片大小差不多是320×240左右,11萬畫素的差不多是420×280左右。
如果用600dpi以上的彩色印表機列印的話,印出來的照片可能和一般台灣人用的私章大小差不多。所以這種相機頂多只能勉強拍大頭照而已,而且大頭照還不太清晰。這種相機當然沒有辦法用來拍團體照或是風景照。
雖然當時的照相手機只能拍很粗糙的大頭照,不過對消費者而言,這種附加的迷你相機是非常有趣的玩具。由於日本的手機可以上網,所以當時有不少年輕人用手機拍照,然後再用手機把拍好的照片寄e-mail到朋友的手機或是電腦中。形成了特別的手機照相的社交文化。
到了2006年的現在,日本市面上販賣的照相手機的畫素已經和一般數位相機相差無幾,不論是拍人像、風景等都沒有太大的問題。所以2006年現在的日本,幾乎可說大部分的人身上都有一台功能不太差的數位相機。恐怕當初沒什麼人能想像這種突發奇想的商品在幾年之後會變成理所當然的功能。
隨著照相手機的普及,日本的社會也開始出現一照相手機衍生的社會問題。例如有些人會在台階或是電扶梯這種有高低差的地方,或是書店這種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商品的地方偸拍穿短裙的女性。這種受害者多半是一些穿短裙的女高中生。也有些人則是到書店把書中的重點內容拍下之後走人,這種行為其實就等同資料竊盜,會造成書店業者的營業損失。
為了防止這些社會問題,有些台階或是電扶梯附近也會有張貼一些要民眾小心偷拍的告示,很多書店會禁止顧客在店內使用手機,甚至也有一些自治體制訂條例,嚴罰偸拍行為。
另一方面,對手機業者也不希望自己的商品變成犯罪工具。手機業者為了防止有人利用商品的照相功能從事不當行為,把照相手機都設計成只要按下快門,就會發出聲響,而且這種聲響是無法關掉。這樣的設計多少讓手機的使用者在拍照之前,會先想一下後果。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手機文化 (4)
日本的手機文化 (5)
追記:
Vodafone在2006年10月將業務轉給Softb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