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手機文化(2)

日本最早的行動電話是1979年由「日本電信電話公社」推出的【自動車電話】。

日本電信電話公社是日本的國營通訊事業特殊法人,角色有點類似以前台灣的「電信局」。

從名稱上來看,自動車電話就是裝在汽車裡面的行動電話。當時的自動車電話主要是針對大公司的重要人物開發的商品。有了「自動車電話」,搭車移動時也可以做緊急聯絡。汽車裝了自動車電話後,還要在車外加裝電話天線,這樣才能通話。

自動車電話剛出來的第一年,因為通訊網還不發達,所以只能在東京都23區通話。1980年,電電公社開始在大阪地區推出自動車電話服務,1982年,名古屋地區也可以開始使用自動車電話。1984年後,日本的許多中小地方都市也可以使用自動車電話。

美國雖然也有開發移動式的通訊技術,而且開發得比日本早。不過日本的自動車電話實質上是世界最早的民用行動電話服務,所以日本可以算是現代行動電話之祖。

到了1987年,日本的NTT推出了可以拿在手上通話的行動電話,名稱叫作【攜帶電話1號機】(携帯電話1号機)。於是日本人就開始把行動電話叫作【攜帶電話】。

NTT其實就是日本電信電話公社在1985年轉民營化後的企業。性質上有點類似台灣的「中華電信」。

而當時的行動電話的體積是500cc,重量是0.9Kg。和2006年現在的手機相比,攜帶電話1號機的重量非常重。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台手機大小和500cc木瓜牛奶差不多,而且重量接近木瓜牛奶的兩倍的話,會是什麼樣的情形。

1987年攜帶電話1號機推出後,當時光是加入這種電話服務,就要先付七萬多日元的加入費用,還要再付十萬日元的保證金,外加兩萬多日元的基本費用,全部加起來快要二十萬日元。當時的日本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的月薪大約十五萬日元左右,如果不考慮加入費和保證金的話,其實一般人還是用得起行動電話。只是實用性不高而已。因為當時的行動電話通話時間只有一小時,待機時間也只能維持六個小時,和現在的手機相比,又貴又不方便。對當時很多日本人而言,「ポケットベル」(BBCall/傳呼機)遠比攜帶電話方便。

※自動車電話和攜帶電話1號機的通訊原理都屬於第一代行動電話。日本人把第一代行動電話稱作【第一世代攜帶電話】(1G)。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手機文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