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日本的校園題材卡通或漫畫的人,可能會對日本學生的社團活動印象深刻。因為這些作品描寫的社團活動生動有趣,可以看到很多台灣的學校看不到的事情。
日本的校園漫畫和卡通會描寫社團活動,是因為社團活動是很多日本人學生時代的共同回憶。特別是1960年代之後出生的日本人在學生時代大多都參加過社團活動。
日本的學生社團活動是源自明治時代各個學校的「校友會」。講到「校友會」,台灣人可能會聯想到畢業生組成的親睦團體。不過明治時代日本學校的「校友會」是由老師和在校生組成的團體,主要工作是營運學生的課外活動。當時的「校友會」裡有設各種運動和休閒的活動部門。這些部門就是現代日本學校社團的原型。當時的社團活動就叫「校友會活動」。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採用了美國教育使節團設計的6334的新教育制度。不過文部省考量到社團活動可以讓學生學到很多課本沒有教的事情,還可以讓學生有機會和不同年級的學生相處,所以還是在新制教育中留下社團活動的空間。當時的社團活動叫作「クラブ活動」(CLUB活動)。這種社團活動原則上是讓學生自由參加。
到了1968年,文部省調整了小學教育制度,把「クラブ活動」列為小四以上的必修科目。然後又分別在1969、1970年把「クラブ活動」列為中學和高校的必修科目。
本來,「クラブ活動」不是正式科目,參加社團的學生是在早上上課之前或下午放學後活動。不過「クラブ活動」變成必修科目後,學校必須把「クラブ活動」排入課表。文部省規定的必修「クラブ活動」的上課時數是每星期至少一小時,活動時間比原有的課外社團活動少。為了不影響原來已經上軌道的課外社團活動,日本學校的社團活動就變成兩種:
クラブ活動:
正課的社團活動。所有學生一定要參加。因為是正課,所以活動是由任課老師主導,活動內容多半是老師的個人專長。
部活動(簡稱「部活」):
原有的課外社團活動。學生可以自由參加。社團活動的專業部分是由志工或社團經費請的外部老師或教練來擔任。學校老師如果有相關專長的話,也可以直接指導社團。如果請不到外部的老師或教練,校內的老師也沒有相關專長的話,就由高年級學生來指導低年級學生。所以很多部活動是由外聘人士或高年級學生主導。不過學校老師還是有義務協助學生營運。學校老師多半是擔任部活的「顧問」,職責是監督學生的活動狀況,然後適時提供協助。有調查指出,日本中學的運動社團的顧問老師大約有半數完全沒有相關的運動知識。
正課社團和課外社團,有些活動種類重複,有些活動種類不重複。假設某個學校的桌球設備比較充實,而且老師有能力教桌球的話,這個學校可能就會同時有正課的桌球社團和課外的桌球社團。參加課外桌球社團的學生,在選正課社團時可以選桌球,也可以選其他社團。一般而言,正課社團的方向多半是純粹培養興趣,大家一律平等,活動氣氛比較輕鬆。課外社團的目標多半是參加校外比賽,所以活動強度比較高。由於高年級學生有指導者的立場,所以社團多少會有上下階級意識。
日本漫畫中的學生社團活動主要就是課外的「部活動」。
文部省把社團活動列為正課後,很多中學和高校非常困擾。舉例來說,大型學校的學生人數多,學校原有的設備可能就會不敷使用。小型學校的老師少,能帶的活動種類不多。另外,很多本來有參加課外社團的學生選正課社團時,還是會選相同活動的社團,結果正課社團和課外社團的邊界就變得模糊。
到了1989年,文部省有條件讓學校用課外社團吸收部分正課社團,有參加「部活」的學生也可以不用上正課的社團活動。由於「部活」可以取代正課的社團活動。所以老師監督「部活」的責任就變重了。老師們下班後要留下來照顧「部活」的學生,如果週末學生要活動的話,老師也必須到學校陪學生。另外,新制度中,沒有參加「部活」的學生一律要上正課的社團活動,但是有些學生名義上參加了「部活」,實際上並沒有確實活動,這樣的學生卻可以不用上正課的社團活動。這也造成了爭議。結果有一部分學校就強制規定所有學生一律參加「部活」,讓「部活」完全取代正課的社團活動。
到了1998年,文部省完全廢止了中學的正課社團活動。翌年又廢止了高校的正課社團活動。日本的中學和高校的社團活動就完全變成課外活動的「部活」。至於小學的社團活動依然還是以正課的「クラブ活動」為主。
◆◆◆
現在日本的中學和高校的「部活」雖然不是正課,但是有不少學校會強制所有學生參加「部活」。雖然也有些學校並沒有強制學生參加,不過大部分的學生還是會參加。
學生參加部活,未必是真的對社團活動感興趣。本來每個人的興趣嗜好都不一樣,一般學校的設備不可能完善,所以學校的社團不可能涵蓋所有學生的興趣嗜好。另外,有些學生可能沒有休閒興趣。對這些學生而言,部活可能就很無趣。
不過如果大部分的同學都有參加社團,只有自己什麼都沒做的話,那種感覺會非常恐怖。因為沒有人知道不參加部活會有什麼後果。而且青少年時期會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大部分的學生不希望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異常分子,也會擔心不參加部活會給老師或同學留下負面印象。所以就會跟朋友一起參加社團活動。這就是社團活動的實態。
不過有些平時沒有培養休閒興趣學生在參加社團活動後,可能就開始懂得培養興趣。所以就某種意義而言,社團活動是讓學生培養新的休閒興趣的好機會。
「部活」雖然是課外活動,而且不列入學科成績。但是日本學生在考公立高校,發生同分的狀況時,中學時代有參加過「部活」的人在審查時就會比較有利。因為參加過「部活」就代表這名學生有多方面發展的能力。所以日本的升學補習班也會鼓勵學生在學校多參加社團活動。
目前日本有一部分高校在招生時會考面試。面試時,學校一定會問考生為什麼選這間學校。如果考生回答「覺得這個學校的社團活動不錯」的話,完全沒有問題。學校方面會很高興。因為這代表學校的努力得到肯定,而且也代表這名考生有事先研究過學校。在日本教育界人士的眼中,關心社團活動的學生是身心健康的學生。
☆
※關於日本校園的文化系和運動系部活,可以參考本站的「日本的學生社團活動(2)」這篇文章。
後記:
本篇文章曾經遭人盜用,詳情請參見:再度發現本網站文章遭人盜用!!!(第五回)。由於遭人盜用,所以本文已大幅改稿,加入很多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