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西施の人


「檳榔西施」なる人を御紹介。
こうやって路上に建っていて、檳榔(ビンロウ)を売る人もいるんだよ。

一応、書き手である私の感覚で見て許容できる写真を載せることにするよ。

百聞は一見にしかずかもしれないけどさ、
檳榔にはいろいろな売り方はあるにしても、基本的に檳榔売りは風俗路線なんだろうなと思ったりする。
だから、「檳榔西施」から風俗のイメージが登場するというのは当然のことだろうね。

檳榔西施の細かい話は「檳榔西施」を見てね。

ちょっと古いけど、アテネオリンピックで台湾に金メダルをもたらしたテコンドー選手の陳詩欣選手が未成年のときに檳榔西施をしていたというのは有名な話だよね。
檳榔西施というのは、台湾ではある意味メジャーな風俗系の職業なのかもしれない。

檳榔(びんろう、ビンロウ、ビンロー)シリーズはいっぱい書いているので、興味があったら、ほかのシリーズも見てね。
台湾のガム?檳榔 檳榔西施 檳榔を買ってみました。 その1 その2 その3

日本的國號(1)

恐怕有不少台灣人覺得世界上的國家理所當然都有正式的國號。

其實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有正式國號。日本到目前為止就沒有定出正式的國號。

目前的日本實施的憲法中,並沒有關於國號的規定。目前日本的憲法名稱叫「日本國憲法」。有些人可能會從憲法名稱推論日本的正式國號是「日本國」。但是事情並不單純。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的日本國憲法原本。日本國憲法制定當時,日本用的漢字和目前台灣所使用的漢字幾乎一樣。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自稱「大日本帝國」。當時日本實施的憲法的名稱是「大日本帝國憲法」。所以有些人以為「大日本帝國」是戰前日本的正式國號。其實戰前的日本也沒有關於正式國號的法源。「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沒有關於國號的條項。

當時日本的政界當然也有人留意到國號沒有法制化,所以就有人提案立法確立國號,想把日本的國號定為「大日本帝國」。不過當時立法沒有成功。雖然沒有立法成功,但是當時的日本民眾「印象中」的日本正式名稱是「大日本帝國」。因為「大日本帝國」的確像是正式的國號。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原本。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的帝國議會把「大日本帝國憲法」修改成新憲法時,考慮到「大日本帝國」的【大】和【帝】兩字太敏感,於是就拿掉【大】和【帝】這兩個字。結果新憲法的名稱就變成「日本國憲法」。

「大日本帝國憲法」改成「日本國憲法」後,就有議員質疑這是擅自把日本正式國號定為「日本國」。不過當時的日本首相吉田茂指出,日本在戰前沒有任何法律條文規定「大日本帝國」是日本的正式國號,而且「日本國」這種稱呼在戰前就已經存在,所以「日本國憲法」這個名稱並無不妥。

吉田茂的意思就是,憲法名稱是憲法名稱,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任何規定指出憲法名稱一定要包含正式國號。所以「日本國憲法」的「日本國」只是定位非常模糊的通稱。

結果日本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法定的正式國號。

※追記(2014年):
經查證,有人在某華文論壇貼了本文的連結。由於該論壇的討論素質不堪。為了本站的信用,這裡要補充說明一下。

分析事物背後的因果事理時,必須從事物的本質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願望」出發,把事實抽換成自己的願望。但是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就把事物擅自擴張解釋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在某華文論壇中,有人編造了「成文憲法上的國名就等同正式國號」這種對自己言論有利的說法。然後擅自把日本的正式國名規定成「日本國」。然後硬說日本有正式國號。這是完全無視因果事理的恣意解釋。

吉田茂已經說得很清楚,【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任何規定指出憲法名稱一定要包含正式國號】。正式國號是人決定的,成文憲法的內容也是人決定的。兩者的共通點就是由人決定,而且沒有人決定全世界的國家的國號和成文憲法名稱之間的必然因果關聯。

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到有些台灣人在網路上爭辯時,並沒有從因果事理出發,只想在爭辯當中營造有利自己的條件,甚至不惜曲解或是捏造事物。台灣社會及網路上有很多亂象,就是因為大眾分析事理的能力不足,而且倫理觀有嚴重偏差。

到目前為止,代表日本民意、制定日本國家基本規則的日本國會並沒有決定日本的正式國號,因為日本的政治家知道這種事情影響的層面非常大,不能擅作主張。

台湾の英文住所 その2

台湾の英文住所 その1」で、台湾の英文表記の住所の書き方はどうやら難しいようだということを紹介したんだけど、

実は、一般的な台湾人も、自分の住所の英文表記というのがどういうものかがよくわかっていないんだよね。
英語の住所の書き方は難しいと思っているのは、
恐らく学校でこういうことを習わないからだろうし、
台湾人だって、実は、みんながみんな英語が得意なわけじゃないということのあらわれだと思うけど、どうだろう?

住所については、前回紹介した、中華郵政のホームページで調べてもいいんだけど、

手紙であて名を書くときにどういうふうに書くかについては、「<a href="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ANDR/EDU6300001/tu/yuanze.pdf
” target=_blank>中文訳音使用原則」とかに書いてある。
こういうのをちょっと覚えておけば、台湾の英文住所を書くことは余り困らない。

基本的には、
地名はピンインで書く
ピンインで母音が重なるときはハイフンでつなぐ
外来語にちなんだ地名はオリジナルの表記を優先
というそこそこの約束事以外は、

道路名なんかに「東」「西」「南」「北」とか「一」「二」「三」「四」があれば、そこも簡略化しつつ、
番地、道路、行政地域名の略称をちりばめながら、
日本で住所を書くのと同じようにあて名を逆さに書いていくような作法でいいみたいだ。

以下、参考までに、「<a href="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ANDR/EDU6300001/tu/yuanze.pdf
” target=_blank>中文訳音使用原則」から、
地名の中国から英訳するときの表記を転載してみるよ。

英語の言い方 英文略称 台湾での言い方
City
County
Township 郷鎮
Distinct Dist.
Village 村、里
Neighborhood
Road Rd.
Street St.
Boulevard Blvd. 大道
Section Sec.
Lane
Alley Aly.
Number No.
Floor F
Room
East E.
West W. 西
South S.
North N.
First 1st
Second 2nd
Third 3rd
Fourth 4th
Fifth 5th

日本學校雜談(2)

在台灣,一般學校都是採用完全木製的課桌椅。

在日本,一般學校的課桌椅只有桌面、椅面、椅背是木製,其它的部分則全是由金屬製成。日本的小學、中學或是高校的課桌椅的外觀設計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小學的課桌椅比較小,中學及高校的課桌椅比較大。

許多台灣學生喜歡把一些只有在學校才會用的東西留在教室抽屜裡。不過在日本,由於學校的桌子下的空間太小,因此桌子底下幾乎不太放東西。

雖然桌子下放不了什麼東西,不過日本的學校的每個班級都有學生的個人置物櫃。這些置物櫃通常是設在教室的後方,也有一些學校因為空間分配上的原因,置物櫃是設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日本的學生的書包、上課用品(美術用品、書法用品、音樂用品)、體育服、鞋子、社團活動用品就是放在這些個人置物櫃中。由於書包平常就放在置物櫃,所以日本的學生在下課時,要到教室後面或是外面去拿下一堂課要用的教科書或是上課用品。

在台灣,有些學生會把課本留在教室過夜。不過在日本,課本原則上不能留在置物櫃過夜。日本的老師也會不定期地檢查學生置物櫃中是否留有沒帶回家的課本。


典型的日本的學校的課桌椅。日本的學校教室用的課桌的兩側都設有小掛鉤。由於日本學生的書包是放在置物櫃,所以這些掛鉤通常是掛其他的小東西。仔細看照片也可以發現,這個教室中的課桌椅並非完全一樣。這是因為學校的添購設備的時期不同,更新的時期也不同,而且交易的廠商也可能不同。就算每次都向同一家廠商訂貨,廠商也可能把課桌椅重新設計過,所以課桌椅的形狀難免會不一樣。不過這些課桌椅外觀設計還是非常相似。

在台灣,部分學校或是部分學校的部分班級可能有記錄上課情形的「教室日誌」制度。在日本,也有類似的制度。

日本的記錄上課情形的制度叫作「學級日誌」。日本大部分的小學、中學及高校都有學級日誌的制度。

學級日誌主要是記錄一天之內上課的情形,例如學生出缺席、上課內容,以及學生當天的一些感想等。一般而言,學級日誌是由當天的「日直」(相當於台灣的值日生)負責記錄。

由於學級日誌是記錄當天的上課形情及感想,如果沒有上完課,就無法記錄,也不可能有感想,所以「日直」通常是在放學後才開始寫。又由於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寫學級日誌的經驗,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在寫日誌時都會參考前人的記錄的內容。學級日誌除了記錄了當天的上課情形外,也是學生的學校生活的見證。當學生畢業多年後,如果再回到學校,看到自己過去所寫的學級日誌時,多少會有一些非常特別的感覺。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學校的操場
日本的學校的操場 (2)
日本學校雜談

台湾人の住宅への欲望

台湾の一戸建て住宅も見てね。

台湾の市街地では一戸建て住宅はほとんど見られないんだけど、
それは、マンションが多く建てられたからだろうね。

例えば、立地に恵まれた場所にあったような、
「三合院」のような伝統的な一戸建てであれば、取り壊されたり、
空き地であれば、そこは開発されて、
そこに新しいマンションが建ったりしている。

マンションが建つのは、交通上の問題や土地の制約というのもあるのかもしれないけど、
台湾は交通インフラがそれほど絶望的に悪いわけでもないし、
シンガポールみたいにすべてを開発しきっているわけではないんだよね。
台湾人だって、自己資金でマイホームが建てられる条件があれば、それは検討に入れるんだろうけど、
台湾のマンションは、日本みたいにピンキリというほどの大きな差はなくて、
そこそこ快適な住まいなわけで、それで十分だということなんだろうね。

つまり、日本人は一戸建て保有への欲望というのは高いみたいだけど、
通勤時間2時間以上かかってもマイホームが持ちたいとかいうような欲望というか執念は、多分台湾人にはないのだろうと思うよ。

日本的學生社團活動(3)

日本的卡通和漫畫中描寫的學校社團活動多半發生在中學或高校。其實日本的大學也有很多學生社團,而且社團種類比中學、高校多。大部分的日本人在中學、高校階段的社團生活已經相當充實,到了大學之後,由於知識比以前豐富,而且自由度也變高了,所以可以發展出更多彩的社團文化。

日本的大學社團主要分為「部活」和「サークル」兩種。

部活:
高校時代部活的延伸活動。運動系部活的目標是參加校外比賽,文化系部活的目標是探究技藝和知識。

サークル:
サークル語源是英語的「circle」,意思是同好會。主要是用來交朋友、發展不屬於傳統部活的興趣嗜好的組織。舉例來說,大學生當家教、自組樂團、擔任志工,或是假日和朋友們一起郊遊、吃喝玩樂等,都屬於サークル的領域。

在台灣,有些人認為社團活動是大學生的必修學分之一。不過台灣的大學生就算不參加社團,也不會有什麼負面的影響。在日本,由於大部分的學生從中學時代就一直有參加社團,所以上了大學後繼續參加社團一點也不奇怪。如果不參加社團,大學生活多少會有一點不利。

在台灣,很多大學科系有充實的系學會及班級組織,甚至還有由高年級照顧低年級的「家族制度」。大學生入學後,基本上都可以得到系上高年級學生的大學生活經驗承傳。只要不特立獨行,低年級學生有很多機會和自己科系內的高年級學生往來。

在日本,大學的學生組織並沒有台灣的大學那麼充實,很多大學甚至沒有類似台灣的大學系學會和班代表制度。科系內部沒有這種學生組織,就無法發展出高年級照顧低年級的「家族制度」。由於大學的制度和小中高校非常不同,再加上日本的大學生比較不容易從自己的科系或班級組織得到大學生活的重要資訊。在這個狀況下,學生社團就成為承傳大學生活經驗的組織。

日本的大學新鮮人入學後遇到的第一難關就是不知道怎麼選課。因為大學的課程制度和高校以下的傳統教育非常不同。日本的大學新生入學時,學校的各個社團會在校園內擺出宣傳攤位來招募新社員。如果大一新生想要知道怎麼選課、哪一門課比較輕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向社團宣傳攤位詢問。這些社團為了招募新戰力,會努力做出最佳服務,傳授各種選課技巧、大學生活知識等。結果日本的大學社團除了社團本身的活動之外,也特化出了大學生活經驗承傳的功能。新生加入社團之後,當然也可以透過社團的管道取得某些教授的上課筆記或考古題,甚至免費的課本。

另外,由於學校的科系和班級學生組織鬆散,所以很多大學生比較沒有機會和自己科系的同學交流。就算有機會,頂多也只能認識一小部分的人而已。如果參加社團的話,就比較有機會認識多一點的人,所以日本的大學社團也是大學生拓展人際關係的平台。

不過現實中,日本的大學生在參加社團時,並沒有想那麼多。大家只是因為中學和高校時都有參加社團,然後覺得參加社團是學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上了大學之後,就自然想參加社團。另一方面,對於不想參加社團的人而言,由於大學完全不會強制學生參加社團,所以上了大學可以算是一種解脫。

雖然日本的大學的社團活動比中學和高校更多樣化,不過大學校園生活本身缺乏共通符號,再加上日本大約有半數民眾和大學生活無緣,所以大學校園生活不太容易成為大眾題材。結果日本描寫學生社團活動的次文化作品大多還是以中學和高校為主。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學生社團活動 (1)
日本的學生社團活動 (2)

後記:
本篇文章曾經遭人盜用,詳情請參見: 再度發現本網站文章遭人盜用!!!(第五回)

台湾の英文住所 その1

台湾に手紙を出すとき、
日本人だったら、間違いなくそのままあて名を漢字で書いて投函すると思うので、
余り問題はないと思うんだけど、

例えば、非漢字圏の人に台湾の住所を教えるとき、その住所を英文で書かないといけないとき、
アルファベットでどうやって書くか?

例えば、東京都千代田区千代田1番は、
私であればシンプルに「1 Chiyoda, Chiyoda-ku, Tokyo, JAPAN」とか書いて、多分これで問題ないんだろうと思う。
けれども、こういうような書き方を台湾の住所に応用することはできなくて、
台湾の英文の住所の書き方は、ちょっとした難しさをもった様式が求められたりする。

台湾での住所の探し方」にも書いた、
例えば、「地球の歩き方 台北」の中にある一番細かい住所、「台北市鉄観音包種茶研究推広中心」を例に、台湾での住所の書き方を考えてみるね。

住所は、台北市文山区指南路三段40巷8-2号。
多分私であれば、そもそも「指南路三段」をどうするのかがよくわからないけど、
「40-8-2 Zhinan-lu3, Wenshan-qu, Taibei-shi, TAIWAN(ROC)」とか
「40-8-2 Zhinan Road third, Wenshan, Taipei city, TAIWAN(ROC)」とか書きそう。
でも、これを受け取る中華郵政はかわいそうなことになりそうだね。

日本と同じ感覚で、とにかくアルファベットにすればいいというわけじゃなくて、
台湾ではピンインをそのまま書くことは、それは住所として正しくならない。
海外から手紙が来れば、変な書き方でもきっと台湾人も苦心して探してくれるんだろうけど、
それは大変迷惑だというのが本音だろう。

ということで、途方に暮れてしまうんだけど、
こういうときは、台湾の郵便局のサイトにある翻訳サービスで翻訳すればいいんだよ。
http://www.post.gov.tw/post/internet/f_searchzone/index.jsp?ID=190103

先ほどの「台北市文山区指南路三段40巷8-2号」を翻訳するとどうなるかといえば、
「No.8-2, Lane 40, Sec. 3, Jhihnan Rd., Wun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16, Taiwan (R.O.C.)」
「No.8-2, Lane 40, Sec. 3, Zhinan Rd., Wen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16, Taiwan (R.O.C.)」
と2パターンの答えが出てくるので、どちらかを選べばいいということがわかる。

ちなみに、このシステムで郵便番号もわかるよ。

日本的結婚禮物

台灣人結婚送禮,一般而言是指親朋好有送給新郎新娘禮物,然而日本人在結婚時,通常是新郎新娘送禮物給「披露宴」的出席客人。

一般而言,日本人在結婚時,客人要送錢給結婚的人,而結婚的人則要請客人吃飯並送客人禮物。簡單地來說,就是所有出席「披露宴」的客人都要準備二至三萬日元 (親戚則是五萬日元) 的「ご祝儀」(相當於台灣人所謂的紅包) 給結婚的新人。而出席「披露宴」的客人除了可以吃到一頓豐盛的大餐以外,每位出席者還有「引出物」(ひきでもの) 及「引菓子」(ひきがし) 可拿。

所謂的「引出物」和「引菓子」,簡單地說就是結婚的人送給所有出席「披露宴」的客人的禮物。其中「引出物」是用的東西,而「引菓子」則是點心。

在早期,日本人在送「引菓子」時,通常是送比「紅白饅頭」(こうはくまんじゅう)。所謂的「紅白饅頭」其實就是一個白色和一個粉紅色的豆沙包。不過就現代的日本人而言,「紅白饅頭」是相當俗氣而且跟不上時代的禮物,現代的日本人在結婚時,很多人會選擇送客人西點或是蛋糕。

在「引出物」方面,一般而言日本人通常會送客人餐具或是酒,不過由於這些禮物也不見得能迎合每個人的胃口,因此現在日本人在結婚時,經常是由客人來選自己喜歡的禮物。簡單地說,新郎新娘在結婚之前先決定送給客人的禮物的價位,並付錢給禮品業者,而每位出席「披露宴」的客人則會拿到一本類似郵購型錄的精美的冊子和一張不用貼郵票的名信片。冊子裡面從吃的穿到到用的都有,而且所有的東西的價位都差不多。拿到冊子只要在規定的期間內決定好想要的東西,並把名信片寄出去,禮物就會寄到家來。如果超過期限沒把名信片寄出去的話,就等於自動放棄權利,錢也就被業者賺走了。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婚姻制度 (1)
日本的婚姻制度 (2)
日本的婚姻制度 (3)

台湾の一戸建て住宅

市街地では一戸建てというのはほとんど見られないんだけど、
郊外の方に行けば、一戸建ての住宅が見えてくる。

上から下まで同じ幅で建てられ、全体的にかくかくしていて、
どの家でも屋上に貯水タンクを配しているのが特徴かな。

一戸建てといえば、現在はこんな感じがオーソドックスで、
それは、私が以前福建でよく見た家に似ている気がする。

台湾の伝統的家屋はこんな感じ。

れんがづくりで、平屋で、「コ」の字に配置されているのが特徴だよ。
「コ」の字に配置されることを「三合院」といったりする。
農業社会では伝統的な建築形態だよ。

写真は、中正空港から台北市街に行くまでの道のりのバスの車窓のもので、
わざわざどこかの田舎に出向かなくても観光客でも簡単に観察ができるよ。

日本的學生社團活動(2)

日本的卡通和漫畫描寫的學校社團活動多半是中學或高校的「部活動」。這是因為中學和高校的「部活動」是學生生活中比較生動、普遍的一部分,比較容易引起多數讀者的共鳴。至於日本小學的「部活動」種類比較少,而且不普遍,所以比較不容易成為大眾題材。由於小學的「部活動」比較不普遍,所以日本小學生感覺中的社團活動是正課的「クラブ活動」。

日本的學生社團活動分為「運動系」和「文化系」兩種領域。

運動系(體育系):
動態的運動競技型社團,例如陸上部、野球部、水泳部、劍道部、柔道部、山岳部等。

文化系:
靜態的文化知識活動型社團,例如演劇部、合唱部、茶道部、美術部、家庭科部、鐵道研究部、園藝部等。

日本學校的「運動系」社團活動每天做的就是不斷做運動訓練,準備校外的比賽。社團本身就相當於學校的運動校隊。

日本的運動校隊和台灣的運動校隊不太一樣。台灣的校隊的排他性較高,沒有經驗、沒有基礎的人幾乎永遠和運動校隊沾不上邊。日本的運動校隊的成員是來自運動社團,只要加入運動社團,就有機會當上校隊成員。

日本的中學和高校的主要學生體育競技是由中體連和高體連主辦。中體連和高體連辦的大型比賽只讓學校的部活動的成員參加。如果學校想派學生參加校際的運動比賽,學校就必須要有相關的運動社團。如果沒有相關社團,就不能參賽。

由於日本學校的社團很樂意推廣自己的活動,所以會歡迎沒有經驗的人參加。沒經驗的人在加入社團後如果表現得不錯的話,也可能成為學校代表隊的成員。如果校際比賽的成績不錯,就表示學校的教育成功,可以提高學校的名聲。

代表學校到校外比賽並不是運動系社團的專利。合唱部是文化系社團,但是也有機會到校外參加比賽。至於其他樂器演奏型的社團雖然不太可能到校外比賽,但是有機會在學校的特別活動中擔任音樂伴奏。也有機會在當地和教育有關的典禮活動中伴奏。

在日本,有些學校會有一間榻榻米和室。這間榻榻米和室是給茶道部的學生練習茶道的社團活動教室。雖然不是所有的日本的中學和高校都有茶道專用的和室,但是由於很多學校有茶道部,所以有設茶道專用和室的學校並不少。

每年日本11月3日的國定假日「文化の日」的前後,各個學校的文化系社團會舉行社團成果發表會。這種社團成果發表會通常叫作「文化祭」或「學園祭」。「文化祭」或「學園祭」除了可以讓社團發表活動成果,也是學校的對外宣傳手段。

在日本,有些地方的高校沒有學區制度。所以中學生可以任意選自己喜歡的學校報考。中學生在選學校之前,會先研究學校。實地參觀「學園祭」就是研究學校的方法之一。中學的老師也會鼓勵中三學生去參觀高校的學園祭。如果高校的學園祭辦得好,就表示這個學校的學生身心健康,中學生的家長也會放心讓子女來讀這個學校。

在日本人的觀念中,學生參加社團活動是非常健康的行為,因為參加社團可以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不參加社團的學生比較容易發生行為偏差。

日本人覺得不參加社團的學生比較容易發生行為偏差,並不是偏見。而是有因果根據的事實。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不同,有些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可能很糟,家庭生活可能只有痛苦、沒有快樂。由於環境不好,所以這種學生放學後可能不想回家。如果沒有收留學生的良質環境,學生的確很可能發生偏差。所以就某種意義而言,學校的社團活動可以當成這些學生的避難所。讓學生有地方可以去,而且還可以得到老師、同學的支援。學生可以在社團活動中學到很多待人處事的方法,這樣就不容易發生偏差。

由於日本教育現場認為不參加社團活動的學生比較容易發生行為偏差,所以有些學校會強迫學生一定要參加社團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有學生對學校現有的社團不感興趣,還是一定要參加一種社團。這種學生可能就會找一個活動內容比較輕鬆的社團登記名字,實際上放學後可能就直接回家,根本不參加社團活動。這種掛了名卻不參加活動的部員叫作「幽靈部員」。

一般而言,就讀公立學校的正常學生都應該會參加「部活」,不過在一些私立學校中,有些學生由於住得非常遠,所以沒有時間參加「部活」 。在這種狀況下不參加「部活」合情合理,也不會留下不良印象。這種人被問到「なに部?」(參加什麼部?) 時,可以幽默地回答:「帰宅部」(回家部) 。

相關文章連結:
日本的學生社團活動(1)

後記:
本篇文章曾經遭人盜用,詳情請參見: 再度發現本網站文章遭人盜用!!!(第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