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前文:
「普通型」和「~んです型」。
在比較過日文疑問句的「普通型」和「~んです型」之後,這次要來比較一個非常實用的日文簡單句的「普通型」和「~んです型」的差別。
どこから来ましたか?
どこから来たんですか?
這兩句話在中文都是「你是從哪裡來的?」,然而在日文中,這兩句話的使用時機是不同的。
どこから来ましたか?
當我們去參加旅行團或是聯誼活動時,遇到了不認識的人,而想和對方搭話時,就可以用「どこから来ましたか?」。
單單是由這個問句就可以知道:問話的人從來沒有想過對方「從哪裡來」,而且對於「從哪來」並不是那麼有興趣,只是要得到一個回應而已。
而發問的人得到回應之後,就只是知道對方的來歷而已。下一段對話可能根本和「從哪裡來」毫無關係。
因此,「どこから来ましたか?」通常是在人際應酬的搭訕、打招呼,或是一些不預設立場的情形下 (例如問卷調查) 使用。
◆◆◆
どこから来たんですか?
如果我們和一個不認識的人交談時,發現對方的腔調非常特別,進而開始對於對方的來歷感到好奇時,就可以用「どこから来たんですか?」。當然,除了腔調之外,對方的任何特別的資訊,例如對方所開的車子的車牌上的地名,或是其它的一些舉止讓我們對於對方的來歷感到好奇時都可以用這句話。
由於對於對方的來歷感到好奇,所以心裡去設定一些前提是很自然的,例如:「他可能不是本地人吧!」或是「他該不會是從○○來的吧!」。
因此,當發問者說「どこから来たんですか?」這句話時,除了對於「對方從哪裡來」感到好奇之外,內心也會做一些假設,所以「どこから来たんですか?」這句話也具確認自己心中的假設是否正確的功能。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向不認識的人搭訕、應酬,或是進行一些問卷調查,詢問對方「從哪裡來」時,並不是因為出於自發性地對「對方的來歷」感興趣,因此在一些文法書會把「どこから来ましたか?」歸類在「客觀表現」上。
而「どこから来たんですか?」這句話是因為對方的舉止引起我們的好奇心,並讓我們事先就先想像了對方可能的來歷,因此在一些文法書中會把這句話歸類在「主觀表現」上。
不過,「客觀」或是「主觀」都是非常抽象的詞彙。如果沒有具體的分析,儘管是最簡單最常用的句子,光是看「客觀」或是「主觀」的說明的話還是無法理解「~んです」的用法的。而事實上,「主觀」和「客觀」這種說明不但無法讓學習者理解這些句型的意義,反而會製造出其它的問題:「什麼是主觀?」「什麼又不是主觀?」「什麼是客觀?」「什麼又不是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