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句型分析:~んです(5)

參照前文:
「どこから来ましたか?」與「どこから来たんですか?」之比較
分析完「從哪裡來」的問句之後,現在要來談回答的方式。

台北から来ました。
台北から来たんです。
這兩句話的中文的意思都是「我是從台北來的」,然而在日文中,這兩句話的使用時機是不同的。

台北から来ました。
當我們被問到「你是從哪裡來的?」時,如果我們是從台北來的話,我們可以回答:「台北から来ました。」。
這種回答方式是最一般性的回答,用例句來說明的話:

如果對方是在搭訕應酬,或是進行問卷調查時:
問:「どこから来ましたか?」
答:「台北から来ました。」
如果對方發現我們不像是當地人,或是發現我們好像和其它人不太一樣時:
問:「どこから来たんですか?」
答:「台北から来ました。」

由上面的例句可知,不論問句是「どこから来ましたか?」或是「どこから来たんですか?」,只要我們是從台北來的話,回答就是:「台北から来ました。」。
在這裡的回答沒有用到「~んです」句型的理由是在於,我們來自台北是一個事實。回答問題,陳述事實,就是用「台北から来ました。」。

◆◆◆

台北から来たんです。
使用「~んです」句型的場合,通常是是認為對方誤會我們的來歷,或認為對方會對我們的來歷有興趣的情形所使用的。
例如,我們到日本的某處去旅行時,當地人發現我們的腔調是標準語,而問道:「東京から来たんですか?」時,我們可以回答:「いいえ、台北から来たんです。」來強調以及澄清自己的身份。
又例如,當我們發現有一群日本人對台北非常感興趣,在討論台北的種種事情時,而來自台北的我們如果想跳出來向日本人介紹台北的話,我們就可以說:「私は台北から来たんですよ。」來給這些人一個驚喜。

由於「私は台北から来たんですよ。」而這句話本身含有吸引對方注意的語氣,對方聽到這句話時的正常反應通常是恍然大悟,或是對我們的回答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如果當有日本人對台北大感興趣,而我們對方討論得正熱烈時跳出來說「私は台北から来ました。」這種陳述事實話,就顯得非常不自然,因為快快樂樂的台北話題被來自台北自己中止了。

綜合以上的分析,「台北から来ました。」這句話是在於陳述事實,選擇這種說法的理由主要是為了進行「回答」。對方提出問題,我們回答,如此而已。而「回答」結束之後,這個話題就中止了。
而「台北から来たんです。」這句話則是一種具有強調語氣,主要是用來提供或是灌輸對方新的資訊。在坊間的文法書或是句型書中常常把這種句型歸類為「說明」或「主張」,但是如果沒有實例的分析,只用「說明」和「主張」簡單帶過,而網路上對於這一類句型的的討論也往往止於「說明」和「主張」這兩個答案。

然而問題是,「說明」和「主張」這兩個詞指的是什麼呢?大部分的學習者看到「說明」和「主張」這兩個答案時,往往就不敢問下去了,這是因為大家對這兩個詞太熟悉了,因此產生了:「別人已經回答了,只是我理解度不足而已,以後日文能力提升後,可能自然就能理解」而就此打住。然而實際上,「說明」和「主張」這兩個詞雖然簡單,但是意義卻非常模糊。對於學習者而言,哪句話不是說明?哪句話又不是主張呢?如果腦子裡只記了「說明」和「主張」的話,就算日文再苦學十年,恐怕還是無法理解當年別人所說「說明」和「主張」到底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說明?」「什麼不是說明?」「什麼是主張?」「什麼不是主張?」,恐怕搬出「說明」和「主張」來解釋這些句型的人全部都會破功。這個原因是在於如果只能用「說明」和「主張」這兩個詞來回答問題的話,也意味著回答的人其實和問問題的人一樣,都沒有實際理解這個句型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