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與櫻」部落格從成立到現在已經整整五個月了,而目前部落格中所累積的文章數已經超過兩百篇,這是網誌成立當初,所沒有料想到的結果。
部落格在剛成立時,本來是一個想認識台灣的日本人的心得筆記,內容當然是以台灣人的生活為主。藉由這個網誌,把自己所新認識的台灣事物留在日本的網誌系統中,甚至藉由網路將這些資訊推廣給其它想認識台灣的日本人。然而,只以日文記錄台灣事情的網誌,可能無法引起台灣人的興趣。因此,「梅與櫻」由一個單純以日文介紹台灣為主的網誌,進化成「以日文介紹台灣,以中文介紹日本」的雙向型網誌。這種雙向介紹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吸引日本和台灣兩方的網友閱讀,而最珍貴的是其中任何一方網友若發表了感想,都可能讓另一方的網友得到更多的資訊樣本,讀者所能得到的絕對不只是網誌的內容而已。
對於一些台灣人而言,日本是一個相當有魅力的地方,日本有很多台灣所沒有的東西,相信在這裡看文章的台灣人多少都有這種認識。然而同樣地,對一些日本人而言,台灣也有台灣的獨特的魅力,台灣也有許多日本所沒有的東西,而且有許多生活形態是日本人相當羨慕的。畢竟,沒有一個世界是完美的,很多事物都是一體兩面,優點的另一面通常也會衍生出缺點,而缺點的另一面通常也會衍生出特別的優點。愈是平凡的事物,這種一體兩面的性質就愈不容易被發現。因此「梅與櫻」部落格的內容大部分是以「理所當然」的事物為主題。畢竟「理所當然」的事物,是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的事物,大部分的人不需要專業的知識就能了解這些事物背後的道理。
然而,因為主題大多數都是「理所當然」的事物,所以台灣人看介紹台灣的文章,或是日本人看介紹日本的文章,可能都會覺得非常無趣,然而如果把這個組合方式對調一下,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一個對自己而言理所當然的事物,對別人,或是對別的世界的人而言,未必是理所當然的。
日本和台灣之間的不同之處其實是舉不完的,然而人類畢竟是社會中的個體,看到的社會現象其實非常有限,而且多半只是身邊的事物而已。因此要發現這個不同點其實並不容易,而且要正確地解釋「理所當然」的現象的背後所隱含的意義、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語言向大家說明、平均一天一篇文章等,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梅與櫻」能達到什麼程度我們並不知道,畢竟我們也是平凡人,然而有目標才會有進步,這些困難就是撰寫這個網誌時的一種挑戰。
儘管是在外出旅行的停稿期間,每天仍然有一百多位網友來參觀,這對「梅與櫻」而言是相當大的鼓舞,更是讓「梅與櫻」持續下去的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