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住宅(2)

在台灣人眼中,公寓是鋼筋水泥造的大型公共住宅。只要是可以住很多戶人家的房子,都叫公寓。公寓的英文是apartment。

有一點日文基礎的人可能學過日文的「アパート」這個詞。日文的「アパート」的語源就是英文的apartment。

有些日文教材或日華字典會把「アパート」解釋成公寓。台灣人看到「公寓」這兩個字時,就會聯想到鋼筋水泥造的大型公共住宅。

其實,日本的「アパート」幾乎都不是鋼筋水泥造的大型公共住宅。

一般日本民眾印象中的「アパート」是木頭或比較細的鋼骨搭建的公共住宅。這種公共住宅通常只有兩層樓而已。和台灣人印象中的公寓完全不一樣。

日本的「アパート」是源自日本古代的「長屋」。日本古代的長屋就是很長的木頭房子,因為房子蓋得很長,所以可以設很多隔間,然後每個隔間就住一戶人家。這就是典型的日本庶民住宅。日本的「アパート」就是現代長屋。

日本人對「アパート」印象是便宜,然後一戶不到10坪的破爛公共住宅。以前日本很多年輕人到東京求學或找工作時,就是住在一戶不到3坪的破爛的アパート裡。住アパート的居民沒有自己專用的衛浴設備。廁所是共用的,洗澡則要去外面的公共澡堂。而如果二樓住戶在家裡堆了太多東西的話,房子還可能會變形。

由於現在建築材料及技術的進步,新式的アパート的環境已經改善很多。各戶可能有自己的衛浴設備。不過在日本人眼中,アパート還是屬於兩層樓的便宜公共住宅。

現在台灣人眼中的「公寓」其實比較接近日本的「マンション」。

日文「マンション」的語源是英文的mansion。英文的mansion指的是大樓或是豪宅。日文的「マンション」指的是大樓型的公共住宅。日本人對「マンション」的印象是樓層數是三層以上的鋼筋水泥建築物,而且居住費用比アパート高,但是生活品質比較好。

在台灣,住在公寓的民眾會自己在窗子和陽台加裝鐵窗來防盜。

在日本,マンション和台灣幾乎沒有裝鐵窗,而且各戶陽台並沒有完全隔離,居民可以輕易地從自己的陽台爬到隔壁人家的陽台去。這種設計是考量到災害發生時,可以有地方逃生。不過就台灣人的觀點來看,住起來似乎不太安心。對日本人而言,防盜的工夫是在門窗設計和玻璃的強化,而不是用鐵窗把自己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