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の徴兵制度

台湾には徴兵制度がある。
それは、憲法に台湾国民には徴兵の義務があると書いてあるんだよね。
だから、憲法に照らせば台湾人全員に義務があ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るけど、
現状では、女性の徴兵はなく、男性にのみ課されている。

台湾人は18歳になったら、徴兵の義務が発生するので
その年齢近い男性は役所から通知が来るので身体検査を受けて、
身体検査に合格した台湾人はリストに登載される。

学生であったりすれば、徴兵は猶予される。
中退したり卒業したりすると、徴兵に行かないといけない。
そういう学生の状況の管理は、各学校に軍事教官がいるので、
その人が国防部門に通知をすることで把握されている。

徴兵については、個人の意向で始める期間を決めることはできなくて、
国防の状況に応じて通知が来て徴兵される。
徴兵をしていないと就職できないので、
学籍から離れてからすぐにタイミングよく徴兵の通知が来なかったら、
アルバイトでもして、その期間をつなぐことになる。

徴兵の期間は、
かつては、陸軍は2年、その他は3年ということになって長らく続いていたのが、
すべて2年というふうに変更され、
今は、その時期によって制度がくるくると変わり、徴兵の期間が違ってきている。
だから、今は固定した期間で徴兵の期間は何年というのは言いにくくなっている。
ただ、大体短くなる傾向にはあって、1年以上2年未満ぐらいにあるとは言えそう。

これを書いていくと延々と話題があるような気がするので、
少しずつ知っていって、知ったことを掲載していくことにしたいよ。

古代日本的身分制度

古代的日本是階級社會。大部分的人一輩子會受到自己所屬的身分束縛。生在貴族家、武士家、平民家的人的人生會完全不同。這種身分制度在江戶時代非常明顯。

日本古代的身分制度是不成文制度。不過貴族和武士的階級內有嚴格的身分管理規則,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也會讓其他階級的人不易轉職,所以階級間不容易移動。

日本江戶時代的身分階級大致可以分成貴族、武士、百姓、町人、賤民等。由於每種身分能擔任的工作不同,所以一般人大多無法自由選擇職業。

日本古代的貴族又稱「公家」,是在朝廷工作、服侍天皇的官吏。

平安時代的日本國家大權是由朝廷掌握,所以貴族是支配社會的階級。在當時的貴族眼中,武士是地位很低的老粗,所以貴族看不起武士。不過平安時代後期的武士力量變大,朝廷的支配力減弱,所以朝廷在面對高階武士時會有壓力。由於武士的實質地位不高,所以高階武士會利用朝廷認證的「將軍」職位來提升自己的權威。

到了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的力量大到可以制訂朝廷制度,公家和天皇都要看幕府的臉色。武士實質上就成為日本社會的支配階級。

江戶時代武士的特權是可以配刀、可以擁有姓、還可以直接拔刀殺死態度惡劣、不尊重武士的平民。江戶時代的百姓和町人走在路上會避開武士。因為如果不小心撞到武士,是給武士難堪,也等於不尊重社會,武士有權直接殺死對方。所以日本的時代劇中偶爾可以看到平民向武士下跪道歉的場面。

武士雖然可以殺死無禮的平民,不過事後要向上級報告。還要證明自己不是隨便殺人,而是殺不尊重武士的人。如果無法確切證明自己的正當性,武士自己也可能會面臨死罪。

江戶時代的武士有點類似現代的白領階級,主要是負責自己的藩的文書行政工作。江戶時代日本的藩的性質有點類似現代的地方大企業。有力量保障地方百姓的生活,和地方共存。地方武士的老闆是藩主,不是幕府。地方武士只效忠自己的藩主,不效忠朝廷,也不效忠幕府。武士是為自己的藩工作,不為朝廷工作,也不為百姓工作,所以武士不是公務員。武士除了自己藩內的文書工作以外,還要服軍役,輪流負責守衛幕府的設施。

高階武士的生活比較富裕,不過有養兵、養馬、準備武器的義務,還要動員人力協助幕府做重大工程。各地的藩主每隔一段期間必須到江戶赴任(參勤交代)。規模大的藩赴任時,會帶數千人的隨從。到了江戶時代後期,參勤交代制度壓迫了很多藩的財政。

武士會生很多小孩,不過只有長子才能完全繼承家業,其他小孩的地位會變低。低階武士就像是大企業裡的小職員,拿著大企業的名片(武士身分)似乎很神氣,不過收入並不高,而且未必有正職工作。江戶時代有些收入低的武士要靠製作紙傘、養金魚、養蟋蟀來補貼家用、維持溫飽。

江戶時代的「百姓」和「町人」就是一般平民。百姓是農村的平民,大多務農。町人是都市的平民,主要是職人(工匠)和商人。

百姓每年要繳米給幕府,還要服勞役。地位高的農民可以當村長。職人要服職人役,負責建造城郭、製造武器。商人要服傳馬役,負責營運驛站、船場、旅館等。身分高的町人可以參與地方政治活動。職人可以當技術主管,商人則可以擔任都市的行政人員。農民、職人、商人都有發展的機會。

除了農民、職人、商人以外,江戶時代還有僧侶、神官、學者、醫生等職業。這些人由於有專業知識,所以社會地位比較高。不過大家都是受到武士階級支配。

比平民地位低的身分是「賤民」。賤民分為「穢多」和「非人」。

「穢多」可以擔任皮匠及刑場的工作人員。皮匠的工作是處理動物的屍體,刑場人員的工作則是處理人的屍體。古時候的日本人覺得這些工作不吉利,而且不衛生,所以把這種階級叫「穢多」。另外,藝人和靠簡單手工維生的人也屬於穢多階級。也就是說,江戶時代的人覺得賣藝和做手工是低級職業。由於日本各地的風土習慣不同,每個地方的人的眼中的低級工作也不一樣,所以不同地區的穢多職業可能會不一樣。

「非人」是地位最低的人。很多非人沒有住的地方,所以四處流浪、在路邊行乞。由於放置非人可能會造成治安問題,所以有些地方會讓穢多階級管理非人,讓非人做穢多不想做的雜務。有些犯罪的人如果身分遭到剝奪,也會變成非人階級。

日本的時代劇的主角多半是風流瀟灑的武士。時代劇中的江戶時代看起來非常和平安樂。其實這是為了提升戲劇娛樂效果刻意造出來的美感。如果戲劇沒有美感的話,觀眾就不會想看。所以時代劇會把江戶社會表現得非常快樂。實際上,由於身分制度的關係,武士以外的平民受到相當大的階級壓迫。而且幕府和地方藩的財政狀況不佳,所以大部分的武士其實並不富裕。這樣的時代並不美。

※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推動「四民平等」政策。舊有的武士特權逐漸被剝奪。由於四民平等的「四民」指的是「士農工商」,所以有不少日本人誤以為明治政府是在打破江戶時代的「士農工商」身分制度。其實「士農工商」只是籠統的職業稱呼,並不是江戶時代的身分階級排行。目前新的歷史研究已經不再從「士農工商」的角度看古代日本的身分制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