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國家的最高行政首長是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所謂的「首相」。
日本人要怎麼樣才能當上「首相」呢?
簡單地說,就是參加國會議員選舉。如果順利當上國會議員的話,就有機會成為首相。
日本國憲法規定,日本的首相是由日本國會從國會議員當中指名。指名的方法其實就是由國會議員表決。也就是說,擔任行政首長的基本條件是具有國會議員身分,然後在日本國會中得到多數議員支持。在這個制度下,目前歷任日本首相全部是由國會的多數黨的總裁擔任。所以日本的首相不只是行政首長,也是國會議員之一。如果用台灣人熟悉的政治制度觀點來譬喻的話,日本首相的身分相當於「總統兼行政院長兼立法委員」的三合一角色。由於日本首相是由立法院中的多數黨的領導者擔任,所以執政黨的總裁換人時,首相也可能會換人。
那麼如果國會中沒有一個黨過半的話怎麼辦呢?
這時候就是由理念相近的政黨聯合起來推舉首相候選人。而推舉出來的候選人基本上也是這些政黨中政治實力比較強的政黨的總裁。
日本的內閣除了內閣總理大臣以外,還有所謂的「國務大臣」。如果用台灣人熟悉的制度來譬喻的話,國務大臣就相當於台灣的部長級的職位。
就台灣人的常識中,內閣首長在挑選內閣成員時,通常會選有專業背景的人。不過日本的制度並不是這樣。
日本的國務大臣是由日本的首相來任命。日本國憲法規定,國務大臣中,國會議員的名額要在佔半數以上。再用台灣的制度來譬喻的話,日本的內閣各部會首長中,有一半以上必須是由執政黨立法委員來擔任。
由於日本首相是由自己政黨中的各個派閥,甚至好幾個政黨共同推舉出來的,如果沒有黨內派閥或是友黨支持,就無法成為首相,所以日本首相組閣其實是就是對黨內派閥和友黨論功行賞的機會。組閣時必須顧慮黨內各個派閥或是其他友黨的政治力平衡來選出(分配)內閣成員。日本首相在組閣時當然可以找學者專家來當大臣,然而就常識上而言,學者專家是佔用首相自己派閥的內閣名額,這也會影響到首相在自己派閥中的人際關係。
※有些台灣人聽到「派閥」,可能會以為是政治鬥爭用的東西。日本政壇所謂的「派閥」,指的是政黨內的政策集團,簡單地說就是政策學習小組。政治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大學問。擔任國會議員或是大臣,要有很多政策方面的知識。但是人不可能一開始就有這麼多知識,而且一個人能學的東西非常有限,「派閥」就是讓黨內理念相近的人分工讀書,然後互相交換知識的小組。派閥內部的資深政治家也可以支援新人,讓新人能早一點進入狀況。
由於日本的國務大臣是執政黨論功行賞下的產物,所以國務大臣不見得是科班出身。
然而,沒有專業背景的人要怎麼當大臣呢?
其實這不是問題。因為專業的事務是由專業的文官來處理。在日本當高級文官的人,辦事能力非常強,頭腦也比學者優秀。這些文官很多都是東大畢業後,22歲任官,然後在現場歷練的人。當學者的人多半是沒有立即就業的自信,於是選擇安易地躲在學校研究室過日子的人。兩者的能力當然會不一樣。至於大臣則是背負著民意的政治家。大臣的工作是活用這些文官來成就自己的政治理念。如果執行政策時遇到很大的障礙,大臣就可以做協調工作。政治家的專長正好就是妥善協調分配利與權。所以這個制度一點問題都沒有。
相較之下,由學術界出身的人來擔任大臣的問題是,學術界的人的知識太狹隘,而且學者不是處理政務的專家。如果政策遇到障礙,學者協調事情的能力也不如專業的政治家。台灣喜歡找學者擔任政務官,反映出台灣人對文憑的迷信與崇拜。
由於日本的國會議員是由各地方選區所選出的,因此由議員之中選出的首相是否能代表全國多數的民意是一個大問題。當然,這是議院內閣制的國家共通的問題。
如果以2005年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為例的話,小泉純一郎是日本的神奈川縣的横須賀市及三浦市這兩個人口加起來約為全日本人口的0.39%的選區所選出的議員。就習慣類似總統制政體的台灣大眾而言,一個國家的最高國政權力者是由不到百分之0.4的民眾投票選出的立法委員來擔任,其實有點難以想像。
然而,政治制度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定位在一個未完成的狀態,會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地修改。事實上,日本的政界也有人思考過首相民選的可行性。不過由於現在的國家制度愈來愈複雜,變更首相成立方式是個大工程,因此這種構想不見得會走到實行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