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類義語區別:聞こえる/聞ける

對初級日文的學習者而言,區別聞こえる聞ける是一大難關。

因為聞こえる聞ける的邏輯非常相近,沒有辦法完全切割。有些日語教師可能會把聞こえる解釋成「聽得見」,把聞ける解釋成「能聽見」。中文語言邏輯觀念非常清楚的人可能可以明確區別「聽得見」和「能聽見」。不過台灣的邏輯教育做得並不好,所以有些人可能分不清的「聽得見」和「能聽見」的不同。既然無法區別「聽得見」和「能聽見」的差異,當然也就無法區別聞こえる聞ける的差異。

那麼聞こえる聞ける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聞こえる:聽覺能力上的聽得見。

如果日語會話中出現了聞こえる這個詞時,日本人會聯想到對方的聽覺正常,聲音確實傳到對方耳朵裡,對方的鼓膜可以感受到聲波。換個角度來思考,如果日語會話中出現了「聞こえない」這個詞的話,日本人可能會聯想到聲音太小、聲波頻率超越了這個人的聽覺能力、或是周圍雜音干擾到對方的聽覺、或是聲音不清晰、或是音源太遠,或是對方的聽覺有問題。

一番後ろの席だから,声はよく聞こえない。
因為坐在最後面,所以聽不清聲音(距離音源太遠,聲音無法傳到耳中)

年を取ったが、まだよく耳が聞こえる。
雖然年紀大,不過耳朵還是很靈光(聽覺狀況仍然相當好)

◆◆◆

聞ける:確實有聲音,而且狀況允許下的「聽」的行為。

使用聞ける這個詞的人,基本上已經認定所有的人的聽覺都沒有問題,所有的人都能聽得見聲音。但是如果真的沒有聲音的話,就算我們聽力正常,還是辦法聽(聞けない)。

その歌手の歌が聞けなくなってしまった。
再也無法聽到這個歌手的歌聲了。(歌手可能退出歌壇了)

這個例句的大前提是每個人理所當然聽得見聲音。只要歌手唱歌,我們當然聽得見歌聲。不過如果歌手退出歌壇的話,就算我們的聽覺沒有問題。就現實環境下已經沒有機會聽到這名歌手的歌聲了。

電話番号117番で正確な時刻が聞けます。
打117可以聽到報時(其他電話服務中並沒有提供報時的語音服務)

ラジオが聞けない。
無法聽收音機(有人不准我們聽收音機、或是收音機壞了,或是因為太忙所以沒有時間聽)

◆◆◆

很多人分不清聞こえる聞ける,是因為聞こえる聞ける這兩個詞本來就有共通的部分。在某些場合,不論是用聞こえる或是聞ける,都不影響句子的意思。

ここで鳥の鳴き聲が聞こえる
這裡聽得見鳥叫聲(鳥叫聲可能已經傳到我們的耳中了)

ここで鳥の鳴き聲が聞ける
這裡能聽見鳥叫聲(這裡有鳥,而且這裡的鳥會叫。別的地方沒有鳥,所以別的地方沒辦法聽鳥叫)

其實,「這裡聽得見鳥叫聲」和「這裡能聽見鳥叫聲」的意思都一樣。這兩句話可以在同一個地點使用。如果硬要區隔的話,用聞こえる的人可能已經聽見鳥叫聲了。至於用聞ける的人不見得聽到了鳥叫聲,但是知道這個地方可以聽鳥叫聲。然而,一般人在這個場合其實不會去想那麼多。因為聽了這兩個例句後,大家就知道:只要來這裡就能聽見鳥叫聲。

ここで鳥の鳴き聲が聞こえない
這裡聽不見鳥叫聲(這裡可能很安靜,或是這裡的噪音害我們聽不見鳥叫聲)

ここで鳥の鳴き聲が聞けない
這裡沒辦法聽鳥叫聲(這個區域可能沒有鳥)

「這裡聽不見鳥叫聲」和「這裡沒辦法聽鳥叫聲」其實也是一樣的結果。就是不會聽到鳥叫聲。如果硬是要分析兩句話微妙的差異的話,第一個例句的聽不見,是因為聲波的問題。說這個例句的人的耳朵並沒有察覺到鳥叫聲。至於第二個例句的沒辦法聽,可能是因為這裡根本沒有鳥,或是鳥不會在這個地方叫。不論是哪一句話,聽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聽鳥叫聲,不能在這個地方聽。

註:
聞こえる聞ける的關係和見える見られる的關係類似,在文法定位,大致有兩種解釋:
1 聞こえる聞ける均為可能動詞
2 聞こえる自成獨立的自動詞,聞ける聞く的可能動詞。

※關於見える見られる的區別,可以參考本站的「日語類義語區別:見える/見られる」這篇文章。

日語類義語區別:見える/見られる

對初級日文的學習者而言,區別見える見られる是一大難關。

見える見られる之所以難,是因為這兩個詞的邏輯非常相近,沒有辦法完全切割。有些日語教師可能會把見える解釋成「看得見」,把見られる解釋成「能看見」。中文語言邏輯觀念非常清楚的人可能可以明確區別「看得見」和「能看見」。不過台灣的邏輯教育做得並不好,所以有些學習者可能也無法區分中文的「看得見」和「能看見」的不同。既然無法區別「看得見」和「能看見」的差異,當然也就無法區別見える見られる的差異。

那麼見える見られる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見える:視覺能力上的看得見。

當日本人聽到見える時,會聯想到對方的視力正常、光線充足、東西沒有隱形時,就算是見える的基本條件。換個角度來思考,如果日本人在會話中聽到「見えない」這個詞的話,會聯想到對方視覺有問題、光線不足、東西隱形了、有障礙物或偽裝干擾了對方的視覺、東西超出對方的視界範圍、或是像悟空一樣戰鬥速度太快,所以對方無法用視覺來捕捉。

めがねをかけると、黑板の字がよく見えます。
戴上眼鏡,就能看見黑板的字(因為視力問題解決,所以看得見)

フクロウは暗いところでよく目が見える。
貓頭鷹在暗處看得到東西(因為視力好,所以看得見)

以上兩個例句都和視覺能力有關。

◆◆◆

見られる:東西存在,而且狀況允許下的「看」的行為。

使用見られる這個詞的人,大前提上就已經認定所有的人的視覺正常、所有的人都看得見東西。但是如果東西根本不存在,我們就沒辦法看(見られない)。

王様の服が見られますが、見えません。
可以看國王的衣服,只是看不見而已

假設國王在全國民眾面前公開展示自己的透明新衣的話,全國民眾都可以看這個新衣。這就是見られる。雖然大家可以看,但是由於新衣是透明的,所以大家看不見。

換個角度來思考,假設國王有個寶物,只要這個寶物沒有隱形,我們就能看見這個寶物(見える)。不過如果國王不讓我們看這個寶物,我們就算看得見這個寶物,也不能看。這就是狀況不允許的「不能看」(見られない)。

上野動物園ではパンダが見られる。
上野動物園可以看得到熊貓(上野動物園有展示熊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熊貓)

ケーブルテレビでたくさんのチャンネルが見られる。
有線電視可以看到很多頻道(有線電視有提供很多頻道,所以我們能看很多頻道)

テレビが見られない。
無法看電視(我們雖然看得見電視機本體,但是可能有人不准我們看電視、或是電視壞了,或是我們沒時間看電視,所以無法看電視)

◆◆◆

很多人分不清見える見られる,是因為見える見られる這兩個詞本來就有共通的部分。在某些場合,不論是用見える或是見られる,都不影響句子的意思。

ここから海が見えます。
這裡看得見海(這裡的光線好、不昏暗、沒有障礙物遮蔽我們的視覺)

ここから海が見られます。
這裡能看海(這個地方有海,所以能看海,不過別的地方可能沒辦法看到海了)

「這裡看得見海」和「這裡能看到海」的結果其實都一樣。這兩句話可以在同一個地點、同一個場合使用。如果硬要解釋的話,第一個例句背後意義是這個地方沒有干擾視覺的因子,所以看得見海。第二個例句背後的意義則是這個地方有海,所以能看海。然而,一般人在這個場合其實不會去想那麼多,因為大家已經看到海了,早就醉心於海的美景了。不管說的是上面哪句話,聽的人都會同意。當然,這兩個例句也可能發生在用地圖紙上談兵的場合,這種情形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都在專心看地圖。聽話者只知道下次要看海的話,來這裡準沒錯。

前の人がじゃまで、黑板が見えない。
因為前面的人的關係,所以看不見黑板(前面的人遮蔽了我們的視線)

前の人がじゃまで、黑板が見られない。
因為前面的人的關係,所以沒辦法看到黑板(前面的人遮蔽了黑板)

「看不見黑板」和「沒辦法看到黑板」其實也是一樣狀況。實際上聽到這兩句話的人不會去仔細辦析這兩句話的邏輯。不論哪一句話,聽的人都知道說話的人看不到黑板。如此而已。

註:
關於見える見られる在文法定位,大致有兩種解釋:
1 見える見られる兩者都是可能動詞
2 見える是獨立的自動詞,見られる見る的可能動詞

※關於聞こえる聞ける的區別,可以參考本站的「日語類義語區別:聞こえる/聞ける」這篇文章。

台湾のラブホ

日本にはたくさんあるラブホテルだが、
台湾には、ない。

小さくて安いホテルが台湾のラブホがわりになる。
小さくて安いホテルというのは、「旅社」「旅館」「賓館」のこと。
普通に観光客が泊まるホテルのことだ。

別にカップル同士で行かなくても、
小さいホテルの裏には違法風俗営業も行われていて、
必要な人に便宜を提供してくれる。

「ラブホに行こう」というのは、
「上賓(or旅)館」「開房間」と言う。

そうやって小さくて安いホテルに行って、休憩(休息)したり宿泊(過夜)したりするのだが、
台湾では、こういう場合の「休息」のことを、「きゅうけい」と発音する。
こういうところに、日本からの影響があるのね。

日本的選舉投票(1)

日本和台灣一樣,國民滿20歲就擁有選舉權。
(2015/6/17追記:日本國會於2015年6月17日通過公職選舉法修正案,選舉權年齡降為滿18歲)

在台灣人的觀念中,選舉投票時攜帶身分證是理所當然的常識,甚至有些人把身分證當成理所當然的社會制度。不過台灣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別的國家未必理所當然。

身分證本來是權力機關監視管理國民的手段。台灣有身分證這個制度,是因為近代統治過台灣的政權一直都在監視管理國民。在一些從來沒建立過監視管理制度的國家,或是民眾反對政府監視國民的國家,未必會有「身分證」制度。

其實,2005年現在的日本就是個沒有「身分證」制度的國家。由於日本沒有身分證制度,所以日本民眾投票時當然沒有「身分證」可帶。

日本的選舉是採用入場券制度。

在選舉期間,地方的選委會會照著戶籍登記名冊把選舉入場券寄給有選舉權的民眾。沒有選舉權的人當然不會有入場券。選民在選舉當天拿著印有自己名字的入場券去投票所。選務人員會核對入場券的姓名和住址,確認無誤後,才發給選票。

這裡要注意的是:日本的戶籍管理、地方選舉委員會是地方自治體的業務,日本的中央並沒有國民的戶籍資料。日本的地方自治體和國家政府兩者是對等關係,互不侵犯干涉。日本的戶籍不是由國家來支配,而是由自治體系來管理。

日本的投票所通常從早上六點開始營運。當天第一個到場投票的民眾有權檢查票箱是否是空的。

日本的選票大多是採姓名書寫式(自書式投票),偶爾也有圈選式(記號式投票)。不論是書寫姓名或圈選,一律要用投票所提供的鉛筆來書寫或圈選。姓名書寫式的投票如果寫錯字的話就算廢票。由於有些日本候選人的名字的漢字不好寫,而且現在日本的投票民眾當中很多人的年紀很大,所以很容易發生寫錯字的意外。有些候選人為了防止支持民眾寫錯字,會在選舉之前會支持者開辦姓名漢字的書寫特訓。當然,如果真的不會寫漢字的話,也可以用平假名或片假名書寫候選人姓名。因為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日本的正式文字。不過平假名或片假名的音要符合候選人的名字,這樣才能算有效票。

根據日本公職選舉法施行令的規定,候選人可以在選舉時使用非本名。例如知名藝人如果想從政的話,可以用藝名來參選。如果選民要投票給這名藝人的話,在選票上書寫這名藝人的藝名一樣算有效票。不過大前提是藝人的藝名必須先通過選舉委員會的主管認可才行。

為什麼要用【鉛筆】書寫或圈選呢?

因為鉛筆很便宜。

很多台灣人以為日本很富裕,其實那是台灣人的幻想。人類的生產力有限,社會的財富也有限。如果要追求社會公平,就不可能出現極端富裕的現象。日本因為貧富差距不大,所以大眾並不富裕,公務機關的經費也有限。日本的公家機關恐怕比台灣的公家機關勤儉刻苦。使用鉛筆可以節省經費。而且鉛筆寫字不費力,力量不足的老年人也可以使用。如果民眾寫錯字或是圈錯人時,也可以修改。由於鉛筆不含油墨,所以用鉛筆書寫或圈選時,不用擔心油墨轉印。所以日本的投票採用鉛筆。

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
如果用鉛筆書寫或圈選,選票不是很容易遭到有心人士竄改嗎?

其實完全沒有問題。因為開票過程是公開的。

在台灣,選舉開票時,各黨派的人馬都會率眾到場監視開票。

在日本,開票過程當然也是公開的。想看開票的人要有當地選舉委員會發行的入場券才能進入開票所。沒有入場券的人就不能進開票所。候選人、民眾、記者都可以申請入場券。

台灣民眾想要監視開票,是因為台灣民眾對選舉開票的公正性抱持懷疑態度,深怕開票過程發生舞弊。這個背景是長期以來台灣的教育當中加了太多排他性意識形態,把其他的制度理念塑造成【邪惡】。所以不同理念的民眾彼此猜忌,只要能佔到對手便宜、讓對手痛苦,就算不擇手段,也完全不會有道德罪惡感。在倫理觀嚴重扭曲下,為了意識形態而集團舞弊犯法一點都不奇怪。所以就造成了台灣的監票文化。

在日本,當然也有非常瘋政治的人,不過這種人並不多,一般民眾往往也會對這種人敬而遠之。日本的網路上當然也可以看到政治瘋子醜惡的謾罵,不過一般日本民眾覺得這種行為很不道德,而且會敬而遠之,所以政治謾罵往往會淪為得不到回響的孤獨演講。

由於選舉開票是非常嚴謹的集體作業,日本社會大部分的人都有心把自己該做的工作做好。大家是對社會負責,而不是對某個意識形態負責。由於大家追求公正,所以瘋政治的人很難動手腳。結果去申請參觀開票作業的人往往是想找新聞題材的記者、關心得票數的候選人派出的代表,以及對選舉制度好奇的民眾。

另外,日本的選票是用特殊材質的紙張製成。選民把選票摺好後投入票箱後,選票會自動張開。這種設計可以讓開票人員在計票時不用再特別把票一一攤開。省下了很多寶貴的時間,也可以讓選舉的結果及早出來。

御祝儀袋(紅包) その1

全然違和感なく使っているんだけど
日本の御祝儀袋に白いものがあることに驚く台湾人も多いんだろうね。

台湾の御祝儀は紅包で、赤と決まっている。
白い袋、白包は弔事と決まっている。
これを間違えると、大変なことになりそう。

御祝儀袋は封筒が赤くなっているようなもので、ちゃんと売っている
だから、それを買えばいいんだけど、
日本にいる日本人が台湾人に御祝儀をあげることになったら、要注意だね

日本の場合は、袋の色というより、
慶事と弔事は
水引の結び方、表書きの書き方、袋の折り方、お金の入れる方向、ふくさの色などで
区別されるよね

でも、台湾には、そういう区別はなかったりする
袋の色と金額だけ気にすればいいみたい。
そういう意味では、日本より簡単で、いいね。

日本的文具

台灣的學生上了國中後,就開始用原子筆了。從寫作業、抄筆記、考試,無一不用原子筆。鉛筆是小學生時代的回憶而已。頂多在聯考時用個2B鉛筆畫答案卡而已。

在日本,不論是小學生、中學生或是大學生,全部都是用鉛筆。只要是要動筆的東西,如寫作業、抄筆記、考試等,一律使用鉛筆。而且通常都是HB的鉛筆。就連一些考試的電腦答案卡,也是用HB塗格子。而台灣在聯考的考場外的小販必賣的「免削鉛筆」,在日本稱為「ロケット鉛筆」。因為現在的自動鉛筆愈來愈便宜的關係,所以很早就退流行了。學生使用鉛筆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寫錯字可以修改。因此,原子筆主要是在寫正式文件時才使用的。而台灣人通常習慣用藍色的原子筆。而日本人很少用藍色的原子筆,多半是用黑色的原子筆。

而台灣學生經常喜歡買透明書套來保護課本或是心愛的書籍。而日本並不是很流行。因為很多書店在顧客買書時,就會現場以專用的紙張來當書套。因此大家都知道用廢紙就可以當書套了。當然,還是有一部分的文具店有販賣透明書套的。一般稱為「透明ブックカバー」(透明書套) 或是「シースルーブックカバー」(自粘書套)。比較特別的是書套的厚度有兩種,厚的書套的材質有點象是台灣的身分證套一樣,價格較貴。薄的書套就和台灣所看到的書套一樣,價格也比厚的書套便宜。

註:
鉛筆的「鉛」指的黑鉛 (こくえん),中文稱為石墨。
原子筆之所以會用藍色,是因為以前的鋼筆常常是使用藍墨水而延續下來的習慣—–

台湾人と水泳

台湾は海に囲まれているし、
さぞかし泳ぎも上手だろうと思うのだが――

台湾人は「かなづち」が多い。

もともと考えればわかることだけど
日本人は、授業で水泳があるから、泳げるようになるのよね
水泳は、習わなければ、ちょっとしたコツをつかめない

実は、台湾の学校では授業に水泳があるわけではないし
台湾の学校にはプールがないところの方が多いらしい
あったとしても、学校の規模が大き過ぎて、そこまで頻繁に水泳の授業をつくりにくい。

もちろん、ちまたにスイミングスクールはあるから
そういうところで水泳を練習する人は泳げるようになる。
けれども、大抵の人は泳げないままで大人になる。

だから、例えば台湾には徴兵制があるんだけど、
海兵隊や海軍に配属されても、泳げない人がいるから
配属されてから、水泳の猛特訓を受けることになるのだ

台湾人の季節感

よくよく考えれば
台湾は沖縄よりもさらに南にある、だからいつも暑い、暖かい
けれども、常夏――ではない。

夏は体温を上回る暑さの日々がやってくるけど、
冬もそのままの暑さが持続していて外の海で泳げる、なんてことはない。

北台湾は、もちろん冬の寒い日は4度ぐらいまでに下がることもあるけど、
別に常に4度ぐらいまで下がっているわけではないので、
ストーブは買わなくてもしのげる。
南台湾は、多分1年間、頑張れば半そで短パンで過ごせるかもね。

台湾は季節感がないのね。
季節感はないといっても、季節の言葉を知らないわけではない。
もちろん、中国語にだって春夏秋冬という言葉はある。

春を待ちわびるように一斉に花が咲くわけでもなく、
秋に紅葉して落ち葉が散るわけでもないから
ピンとしないだけなのだ。

だから、台湾人は日本に来て初めてダイナミックな季節の移り変わりを知るのだ。

日本的幼稚園

在台灣,幼稚園非常明白地分為大班、中班、小班。因此不論是媽媽介紹自己的小孩,或是小朋友自我介紹時,都有一個明確的年級標準在。

在日本,幼稚園也有年長 (ねんちょう),年中 (ねんちゅう),年少 (ねんしょう)的分法。但是那只是一個習慣上的分類,並非正式用語,通常只有幼稚園老師及家長使用。而正式的文件上對於學年並沒有特別的定義,而是用「三歲兒」「四歲兒」「五歲兒」來敘述。小孩們就讀於同一幼維園的家長在聊天時如果談到自己的小孩的話,識別方法通常是「班級」而非「年級」。例如:「さくら組」、「バラ組」等。

所以年長、年中、年少並不是全面浸透性的用詞。甚至對某些家長而言可能算是陌生的用語。因此,日本的幼稚園的「年級」觀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日本的電視頻道(NHK系)

在台灣,能見度最高的純日本的電視頻道就是NHK。因為台灣很多有線電視業者有提供民眾NHK的收視服務。

其實在有線電視還不普及的時代,就已經有不少台灣民眾有收看NHK的節目了。因為日本的NHK在1984年開始透過衛星試播節目,當時的台灣人只要在自家樓頂架設衛星天線(小耳朵),就能接收到NHK的電波訊號。

到了1989年,NHK的衛星頻道BS1和BS2正式開播。當時裝有小耳朵的台灣家庭就能直接看到日本的職棒的比賽,甚至偶爾還可以看到當時的旅日球員郭泰源登板投球。由於NHK的衛星頻道的節目品質好,而且沒有討厭的廣告,所以對當時的台灣人而言是相當大的文化衝擊。之後,沒有裝小耳朵的民眾也可以從有線電視看到NHK的BS1和BS2。

台灣整備了有線電視及相關的著作權法規後,大部分的民眾就看不到BS1和BS2了。有線電視業者提供的NHK頻道只有一台,而且娛樂性遠比以前BS1和BS2低。

◆◆◆

在日本,一般民眾把電視買回家後接上天線,可以收視到的NHK頻道一共有兩個。這兩個頻道不是「BS1」和「BS2」,而是「NHK綜合」和「NHK教育」。

NHK綜合台主要是播新聞、生活資訊、娛樂節目等。雖然每個人心中的娛樂性的標準都不一樣,不過一般日本民眾還是覺得NHK節目的娛樂性比其他日本民間的電視台單調。不過NHK的新聞播報員的發音咬字是公認地標準清晰。目前一般台灣民眾能收看的NHK是相當於「NHK綜合」的亞洲版。內容和日本當地的「NHK綜合」相差無幾。只有一些運動競賽的轉播片段因為台灣地區播放權的關係,必需用靜態照片代替。

NHK教育台主要是播放針對青少年或兒童的教育節目。由於一般日本民間電視台的青少年及兒童節目不多,所以對關心小孩教育的家長而言,NHK教育台是非常正派的電視台。NHK教育台偶爾會播放一些有點古早的卡通作品。

「NHK綜合」和「NHK教育」的雖然節目品質不低,但是由於公共電視台不能有任何道德上的瑕疵,也不能讓民眾覺得節目內容不正經,所以NHK製作節目時會綁手綁腳,整體而言娛樂性就會不如日本的其他民間電視台。

2005年現在的BS1主要是播放新聞和運動節目。新聞節目包括世界各國的新聞,運動主要是一些受歡迎的職業運動。BS2主要是播電影、戲劇、演唱會等。由於BS1及BS2的收視群不是全日本的大眾,所以節目製作的自由度比較高,娛樂性當然優於「NHK綜合」和「NHK教育」。在日本人的眼中,NHK-BS的頻道是非常高級的節目頻道。

雖然NHK-BS的節目品質高,不過在能收看NHK-BS的日本人還是少數。在日本,買電視收看NHK必須付費。不過有些民眾不喜歡NHK,也有一些民眾對付費制度不滿,這些民眾就會拒絕付費。拒絕付費的民眾的理由多半是「家裡沒有電視」。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如果要收看NHK的衛星頻道,就必須向NHK申請。這就形同向NHK申告自己有電視,而且看的還是NHK,這樣就會失去了不付費的理由。由於不想付錢給NHK的人看不到衛星電視,有付費給NHK的家庭大多也沒有閒錢去追加NHK的衛星頻道,所以NHK-BS並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頻道。相較之下,以前台灣民眾能輕鬆看到NHK的高檔衛星節目,算是非常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