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日本遇到推銷,是在語言學校時代。當時我遇到的是電話推銷。那時候我住在語言學校的學生宿舍,推銷電話是傍晚直接打到我宿舍的房間。對方要賣房子,我當然沒錢買。但是從對話內容可以推測,對方可能不是看電話簿打電話,所以電話打到了語言學校的學生宿舍的房間。打電話時真的完全沒有思考對象。
後來我自己在外面住,開始遇到一些登門的推銷員。這些推銷員是按門鈴,然後透過對講機推銷。我遇到的是賣餅乾的。那時候我還不了解日本社會,而且日語知識和語感都不夠,所以在對話的那一瞬間我沒有想到對方是推銷員。餅乾的推銷員第一句是「這裡有很多好吃的餅乾,要不要吃吃看」。當時我只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個人突然按我的門鈴然後要請我吃餅乾。由於我沒有時間理這種莫名其妙的事,也沒有閒錢買來路不明的餅乾,而且我的日語的溝通能力不足,所以我就說我是外國人,然後回絕。推銷員還不放棄,說「這和是不是外國人無關」。我就覺得這個人不了解外國人在日本生活的艱苦狀況,我就堅持不要,對方才放棄。我是事後才想到這個人是在推銷。
我之後又有遇過報紙、乳酸菌飲料、瓶裝牛奶、保險的推銷員。
報紙的推銷員我遇過兩次,由於當時我的日語能力不足,而且對方在對講機中語焉不詳,所以我就被被騙到門口。這些推銷員用的技巧都是「出其不意」。在對講機中語焉不詳,可能也是誘騙人進圈套的手法。
我第一次遇到的報紙推銷員在我一開門時,就馬上打招呼,然後問我訂什麼報,然後給我一包垃圾袋當禮物。對方完全沒不提自己的來意,但是掌握了說話的主導權,讓我沒時間思考,然後從我這裡套出其他住戶的消息。因為我的日語對應能力不足,所以完全被對方牽著走,不過我不是日本人,我也不怕拒絕人,對方希望我訂報紙時,我就直接拒絕了。
第二次的報紙推銷員是兩人一組。學長帶學弟。他們也是一開始從簡單的日常對話刺探各種情報。他們知道我是外國人時,就開始用甜言蜜語誇獎我,說我日語很好。不過日本人這一套我已經受夠了。我認為沒有日語教育相關知識的人,都沒有立場評論外國人的日語能力。所以這些形式上的甜言蜜語對我來說就只是外行人充內行而已。由於我已經有了一次經驗,所以這次我沒有被牽著走,但是他們的時機還是抓得非常巧妙,順手遞給我一盒洗衣粉。接了洗衣粉之後,我還是沒有被他們的話牽著走,我也告訴他們我已經有訂其他報紙。但是他們很明顯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推銷員拿出契約書和筆,開始自己填寫。我一看就知道他們想要來硬的,要我在契約書上簽名。我就把手上的洗衣粉退還給他們,然後嚴正拒絕。從他們的手法來看,他們可能曾經用這種強迫推銷的手法成功過。
乳酸菌飲料的推銷員,也是把我騙到門口,然後開始介紹乳酸菌飲料商品,然後還說了一大堆他背過的化學物質的名稱。但是說一堆術語也不會改變我的營養和保健知識,也不會改變我的生活形態。我不和推銷員談化學物質,就只是告訴對方我的生活形態不適合訂購乳酸菌飲料。對方就放棄了
後來我又遇過牛奶和保險的推銷員,那時候我的日語能力比較好了,而且對應經驗也多了,所以我都直接透過對講機拒絕。
除了推銷員以外,我也遇過傳教的人。傳教的人都是用對講機對話。他們一開始是問我有沒有讀過聖經。我在日語會話能力不足的時候,也只能老實回答,然後就被對方牽著走了。之後那位傳教的人來按過門鈴好幾次。我的日語表達能力進步後,就嚴正回絕傳教。之後如果遇到其他傳教人士時,我都會要他們不要再來按門鈴了。
以前看藤子不二雄A的「怪物小鬼」漫畫,故事中有出現過坐在門口賴著不走的推銷員,而且態度非常兇惡,最後被怪物君擊退。故事反映了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有發生過的事情。在21世紀的日本,還是有登門推銷的人。我遇到的推銷員雖然沒有漫畫中那麼兇惡,但是報紙的推銷員確實給我狡猾惡質的印象。我會遇到這些推銷員,也可能是因為我住的地區比較容易攻略。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白天幾乎都不在家,所以就沒有遇過這種登門推銷的人了。從時代變化來看,現在可能也不太可能遇到報紙的推銷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