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京都馬拉松賽後回顧

2024年2月18日,我參加了京都馬拉松。這是是我第18場馬拉松。

在疫情之前,我每年會報兩三場馬拉松,當成休閒兼驗收健康狀態。不過疫情過後工作忙碌,很難騰出時間到遠方參加馬拉松。因為東京馬拉松不容易中籤,所以我只能保住參加京都馬拉松的機會而已。

上一次我準備京都馬拉松時的狀況不錯,但是賽前四週大腿嚴重拉傷,結果我是在傷沒有完全好的狀況下參賽,而且比賽當天還下大雨,成績當然不好。

這一次,我沒有受傷,但是我在秋天得了感冒,感冒發展成了氣喘。氣喘的症狀到年底才漸漸緩和。比賽的三週前,我又出現了感冒症狀。雖然沒有秋天的感冒嚴重,但是也影響了我的練習狀況。

我有留意自己的健康,也有打肺炎和流感的預防針,但是突如其來的感冒真的是怎麼防都防不了。我只要一得感冒,就一定會有咳不停的後遺症。練跑時如果咳嗽,可能會拉傷背部或腰部的肌肉。保持健康真的很不容易。

結果這個冬天我的練習狀況很不好。體力恢復得慢、進步得也很慢。我雖然有試著增加練習量,但是練習量一多,膝蓋就會開始痛。膝蓋一痛,就要花更長的時間恢復。但是我還是把我能練的菜單都練過了。這些練習只能讓我跑起來不會害怕,不能期待成績。

◆◆◆

前兩次的京都馬拉松都是雨天。賽前知道會下雨,心裡頭會有的壓力。因為我自己在濕度高的環境下練跑時,狀況都很差。

這次的京都馬拉松終於不是雨天,我稍微放心了。但是比賽當天的溫差非常大,讓我煩惱該穿什麼服裝跑步。馬拉松是長時間的比賽,我跑得也不快,一定要面對溫度變化。如果穿得少,可能再度感冒,如果穿太多,可能會因為太熱而消耗過多體力。所以我準備了夏天和春天用的服裝,看最新的天氣預報來判斷。結果氣溫的預報一直到當天早上還在變,我就決定穿春天用的服裝跑步。

集合時,我覺得天氣稍涼,很適合跑步。但是一起跑,我就開始覺得熱。因為所有的跑者都在「燃燒」。我不求跑得快,但是我還是有設定目標。前半程我還可以照著自己的目標跑,但是我會覺得熱,我非常用力地呼吸,結果横隔膜開始微微疼痛。顯然我把目標設得太高了。

到了後半程,我開始感到雙腿疲勞。跑到25k,我的左小腿後方的肌肉就隱約出現抽筋的徵兆。我的髖關節和大腿雖然還有力氣,但是當我想把步伐加大時,左小腿後方就會有觸電脫力的感覺。我一直想辦法找出不讓小腿抽筋的跑法,試到最後,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慢速度。我發現自己的體力不過如此,非常沮喪。頭腦也非常混亂,甚至在幻像自己被回收車接走。這是我以前跑馬拉松沒有想過的事情。

25k之後,我一直在調適自己的心情、和自己對話。然後努力把這次跑步的感覺記在腦中。和自己對話,可以讓自己放鬆。記住自己辛苦的狀態,以後就知道怎麼面對。這些都是以前我跑馬拉松時,沒有做過的事。我跑得辛苦的原因,是膝關節後方的肌肉群和踝關節的耐力不足。我在25k之後這兩個關節幾乎使不上力,我只能靠髖關節來帶動雙腿跑步。而且為了防止小腿抽筋,我還不能把步幅帶得太大。跑步的姿勢就變得怪怪的。

我是跑到35k左右,心情才漸漸脫離低潮。我的雙腿非常疲勞,但是心情變得比較好。我開始在賽道上找參考點,例如交通標誌或紅綠燈等,看看跑到下一個參考點時,要花多少步,或是看看能不能在80或100步以內通過那個地點。到了終點前的最後的直線,我開始加速,我的左小腿在我熬到終點線的那一瞬間終於抽筋了。

◆◆◆

我對自己的成績並不滿意,但是我在這個冬天的練習狀況很不好,成績當然不會好。我在賽前一週都還有膝蓋痛的問題,但是這次跑完馬拉松後,除了左小腿在最後關頭抽筋以外,就只是疲勞而已,膝蓋和腳都不會痛。沒有受傷,算是相當幸運。

事後看了記錄,我排行最低的區間是5k~10k。因為我過了5k之後就去上廁所,耽擱了幾分鐘。我在10k之後的排行一直都在前進。狀況沒有我想得那麼差。只是跑步當時,我一直有一種別人跑得比我快、別人一直追過我的感覺。從排行可以看出我周圍的跑者的辛苦的程度不會輸給我。

疫情過後,我的生活比前幾年忙了很多。我今後的課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出新的練習時間,設計新的運動習慣。希望下一場比賽不要再這麼狼狽了。

這次在京都除了路跑以外,我還是照例去逛自己喜歡的庭園、吃豪華的漢堡、在京都車站散心。對我來說,參加京都馬拉松不只是為了跑步,也是讓我暫時離開東京、忘記生活中的煩惱的機會。

大會翌日,我收到了一封祝福e-mail。是我去年認識的一名跑超馬的日本友人寄的。友人的人生經歷和路跑經驗都是我的前輩。信的內容不長,但是都說到重點,內容相當溫馨。這封意外的祝福信,算是幫我這次京都之旅畫下了一個不錯的句點。

不平凡的表達方式

以前,有家媒體向我邀稿。邀稿非常突然。編輯是突然來信詢問我要不要接,然後要我「明天」回答。回答的時間不到24小時。當時我覺得很唐突,但是我也有想到編輯可能有外人不知的原因,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急著找撰稿人。當時我的工作雖然忙,但是我相信編輯的壓力更大,所以我就馬上允諾了。

我在忙中抽空找一手文獻閱讀、消化,然後寫成文章。文章構成、字數都有控制好。除了提供文章,我還提供了相關照片。因為編輯在網路上找不到免費的照片。我特別利用上班前的時間抽空搭電車到現場拍照片。對方有壓力,我能幫忙,就儘量幫。

但是之後,我提交的文章被編輯改了很多。還被加入了和事實落差相當大的「腦補」。因為契約裡面有提到編輯有權修改,所以我只能摸摸鼻子接受。這件事,我和我的作家友人談過很多次。

經歷了這件事,我學乖了。以後萬一還有媒體來邀稿,我會小心。免得我的筆名被掛在編輯大量修改過,而且充斥著「腦補」的文章上。

◆◆◆

這件事已經是過去的事了。事情本身已經不重要了。

不過我對當時那位編輯和我交涉時的句子和用詞印象深刻。對方的句子和用詞的風格和十幾年前的我非常像。其實這個現象不只是發生在編輯和十幾年前的我身上。我現在在看台灣的網路討論區時,偶爾還可以看到有人用類似風格的表達。這代表台灣的作文教育還有很大的問題,所以到現在還會出現這種現象。

這件事雖然是過去的事,當時的編輯或許已經忘記這件事,或是可能沒有在當編輯了。但是為了顧慮信件的著作權和隱私,我有修改主要的關鍵詞,但是句子構造維持原狀。

<編輯給我的信的內容(主要關鍵詞及涉及隱私的部分有修改過)>
==================================================
(前略)
雖然我們對於文章如何呈現有比較不同的想像,
但我還是希望能用引起讀者好奇、具有報導性的切入點與行文內容,
帶領讀者去進一步理解歷史脈絡與不同的視角。

像是會希望放上媒體報導,
即是作為一個引子也是具體的舉例,
跟實際上的當事人的生活來作為對比。
(後略)
==================================================

我看到這封信的內容時,第一個感覺就是編輯用了很多「不平凡的表達方式」。

例如:
「對於文章如何呈現有比較不同的想像」
「切入點與行文內容」
「歷史脈絡與不同的視角」
「即是作為一個引子也是具體的舉例」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脈絡」這個詞。因為我在網路上讀文章,只要看到文章裡有「脈絡」這個詞,這個文章一定都帶了「不平凡的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很不平凡,不是這位編輯個人的問題。現在台灣還是會有人用類似的表達。現在的我雖不會把文章寫成這種樣子,但是十幾年前的我也用過類似的表達方式。以前的我或許不會用完全相同的詞彙,但是句型構造可能差不多。

◆◆◆

現在的我,如果要表達相同的主旨,我會這麼寫:
==================================================
(前略)
我們對文章的理念可能不同,
但是我還是希望您能從報導的角度切入,引發讀者的好奇心。
讓讀者了解歷史背景,並提供讀者不同角度的觀點。

例如您可以引用媒體報導。
報導可以當文章的引子,也可以拿來和當事人的實際狀況做比較。
(後略)
==================================================

語言的表現方式有無限多種。只要意思能確實傳達,我會儘可能把句子寫得簡單明瞭,減少讀者讀文章時的負擔,少用怪異的句型和艱澀的詞彙。詰屈聱牙的詞句只會妨礙意思傳達。

再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我是編輯,我可能不會對有經驗的撰稿人寫這種信。

有經驗的寫手本來就會努力引發讀者的好奇心。這是寫手的專業,也是寫手的職責。這種事不用編輯來提醒。

在寫探討複雜社會現象的文章時,本來就該說明歷史背景、本來就該從各種觀點分析。所以這也不用編輯提醒。如果寫手拒絕說明歷史背景、拒絕從各種觀點分析,這是編輯從一開始就找錯人了,提醒了也沒用。

如果媒體報導讓社會大眾誤解現實,有責任的寫手當然會提到報導和現實的落差。這也不需要編輯提醒。

◆◆◆

當時,編輯大改了我的文章後,把文章退給我,要我再加內容。這位編輯在改文章時,顯然沒有顧慮文章構造和表達的整合性。稍微眼明的讀者看到這樣的文章,很容易就能察覺文章的內容東拼西湊,不是「一個人」寫的。因為加筆改寫的部分和原文的敘述風格差異太大。這就像是小學生裝大人簽聯絡簿,但是卻不會模仿大人筆跡。小學生的想像力不足,不知道大人一看就知道筆跡不同。我很驚訝的是這位編輯不會想像當文章內的表達風格差異太大時,眼尖的讀者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當時我也發現編輯喜歡撿農場文參考,我懷疑編輯可能沒有能力分辨什麼是農場文,或是根本不知道「網路農場」。對方顯然不知道參考農場文的後果,沒有能力判斷資訊品質。

由於文章被改得支離破碎,而且出現不符事實的腦補內容,所以我就把編輯加的內容全部刪除,加入編輯要求追加的資料,再次提出。我回信時,有告知編輯文章構造和表達的整合性的問題,也告知編輯我寫文章時考量。我也有告知對方我讀的一手資料(三本由不同當事人寫的專書)和編輯從網路農場文得知的「想像中的日本」的落差。我可以想像我刪除編輯修改的部分,可能會讓對方不愉快,所以我和編輯溝通時,用詞儘可能柔軟、給對方留台階,不讓對方難堪。

然後我就收到這封「不平凡的表達方式」的回信了。

這封信,就只是用了一堆「不平凡的表達方式」,沒有回應我指出的問題,也沒有提到任何解決矛盾的方法。嚴格來說,是一封沒有溝通要素的信。

我重新提交的文章,當然又被編輯改掉大半。加入了網路上的三四手的資訊以及腦補內容。自己花時間參考一手文獻後寫出來的文章,被只會撿網路農場文參考,而且「表達方式很不平凡」的人大改,而且還被加了和事實不符的腦補的成分。我的心情當然很複雜。我確定自己履約後,就不再管那篇文章的事了。

◆◆◆

我以前在寫文章時,也會用「不平凡的表達方式」。根本的原因就是我造句的技術不佳,也不太會選詞。當時的我以為生硬的詞彙比較嚴謹。其實這和嚴不嚴謹無關,就只是我自己覺得這樣很嚴謹而已。

我是後來回頭看自己的文章,發現自己的文章很難讀,讀者讀起來一定很痛苦,我就開始想辦法修正自己的表達。文章有沒有深度,不是看用詞是否艱澀,而是看文章裡面的知識量。用詞艱澀可以嚇到不常讀文章的人,但是對文章的傳達效果沒有幫助。當然,如果寫手本來的目的就只是想嚇讀者,那又另當別論了。但是眼明的人不會上當。眼明的人看到文章內容空洞,就不會浪費時間去看那些「不平凡的表達」了。

在日本練跆拳道(2)

我在台灣練過三年跆拳道,從小二練到小四。但是因為以前練得相當沒自信,所以我把這段經驗當成自己的黑歷史封印起來。

我一直覺得自己永遠不會再和跆拳道沾上邊了。結果到日本生活多年後,練跆拳道的友人把我拉回了這個世界。在日本練跆拳道的感覺非常奇妙。

◆◆◆

重回跆拳道的世界,當然是從白帶開始。這種感覺有點像菜鳥下部隊。雖然我相信老鳥的友人會罩我,但是內心還是相當惶恐。

我所屬的班是大人小孩的共同練習班。我的運氣還不錯,在我加入之前的幾個月間,有幾名帶著小孩一起入會的家長。這些家長當然也是從白帶開始。我不是唯一的白帶大人,所以壓力小了很多。

道館的規距是練習時高階學員在前、低階學員在後。友人是資深學員,練習時常常站在第一順位。站在第一順位,要在上課開始時當「班長」,用韓語對全班喊口令:「立正,向師範敬禮。」

在我加入時,我這班的「非白帶」的大人學員只有兩個人。其他「非白帶」的學員全部都是小朋友。所以我這班是小朋友的階級比大部分的大人高。對我來說,這些小朋友就是我的「學長姐」。

由於我是菜鳥,所以每次練習我都主動站在最後一排。站在最後一排練習,可以參考站在前面的「學長姐」們的動作,壓力也比較小。

◆◆◆

白帶要練的基本動作包括:正拳、外腕下防、手刀下防、內腕外防、前踢、旋踢、側踢。

雖然我在台灣練跆拳道練得很沒自信,但是我還記得以前練過的基本動作。這些記憶在我重學踢法時幫助很大。但是踢法以外的動作,對我來說幾乎都是全新的知識。因為我在台灣練的是WT跆拳道,在日本練的是ITF跆拳道,踢法以外的很多動作的概念都不一樣。

WT的中段防禦是外腕內防偏多,ITF的基本中段防禦動作則是內腕外防。
WT的弓箭步的前腳膝蓋會向前方頂,ITF的弓箭步的前腳膝蓋頂點的垂線位置則和腳跟相當,所以ITF弓箭步的步幅比WT大。
ITF在出拳和防禦都有加速的準備動作,而且重視身體重心的起伏,出拳和防禦時重心都要下沉。
WT的正拳出拳時手臂會微向下方傾斜,拳頭最後的高度會比肩膀低。ITF的正拳則是手臂保持水平,拳頭最後的高度和肩膀相同。但是ITF的步幅大,出拳時身體重心會下沉,所以ITF正拳的攻擊位置和WT的正拳相當。

ITF的白帶不練型(teul),要練基本動作的四方攻擊和四方防禦。四方攻擊是正拳配外腕下防,四方防禦是手刀下防配內腕外防。四方攻擊和四方防禦都有分左路和右路,所以總共有四套。

和WT白帶的太極一章相比,ITF白帶的四方攻擊和四方防禦的動作數少,而且一直重複,非常單純。但是要把動作做得精確,比我想像得難。我花了很多時間去適應出拳和防禦的加速準備動作、練習重心上下起伏,還要加大步幅,改掉以前WT跆拳道的弓箭步習慣。

友人常常會在上課時拍大家練習的影片,事後傳給我。這對我的練習幫助很大,因為我可以從影片發現自己的問題,修正自己的動作。

◆◆◆

從白帶升黃帶,要考四方攻擊的左路和右路、四方防禦的左路和右路、三種基本踢法(前踢、旋踢、側踢),還有兩套三步模擬攻防。模擬攻防是理解招式意義的練習。升黃帶考的兩種模擬攻防分別是用連續內腕外防格擋連續正拳,以及用連續外腕下防格擋連續前踢。這個階段只要記住動作順序,還不用雙人演練。

除了考動作以外,還要考所有學過的招式的韓文名稱。考試時,教練會擺出招式,問「這個動作的名稱是什麼」。有些招式的名稱很長,格式像是「弓箭步,內腕,中段,外防」。大部分的學員都是記片假名的發音,我自己學了一點韓文,所以我是記韓文發音。

跆拳道很重視柔軟度和肌力。升級考試要做劈腿前彎的伸展動作給主考官看。伸展時,教練會點其中一名學員數十拍,當然要用韓語。肌力則是考伏地挺身,升黃帶只要做10~15下。

我練了五個半月,升上了黃帶。

我上一次升黃帶,是小二的時候。考試的內容是太極一章。我沒有特別準備,就只是和同學們一起照著教練平常教的內容演練,然後大家就一起升黃帶了。當時的我還不懂事,我只知道升級了,帶子換顏色了。我並不覺得黃帶有什麼特別。

這次以大人的身分從白帶升黃帶,感覺非常強烈。因為我花了很多時間做課外練習,思考每個動作的意義,研究怎麼把動作做得精確。為了把招式名稱學好,我還特別學了韓文。

升級審查當天,我問了其他參加審查的大人學員。每個人都很緊張,每個人都在努力確認動作。我也有和其他學員交換練習心得及防止失誤的策略等。這種感覺就像是回到學生時代,和同學們一起準備考試一樣。

我這班的教練不是專職教練,而是喜歡跆拳道,得到協會的教練認證,然後利用工作之餘來教跆拳道。教練為了讓大家安心,審查當天特別提早到道館幫學員們做考前總複習。至少把審查流程模擬了五次以上。真的是有情有義。

因為大家都有用心準備,所以參加升級審查的人全部順利過關。大家從主考官手中領到新腰帶後,由教練幫學員綁上新腰帶。大家回家前,韓裔的主考官在學員的新腰帶的一端寫上學員的韓文姓名。日本人教練則在腰帶的另一端寫上學員的漢字姓名。

考試時,友人有拍下考試過程的影片。事後我看了影片,還是發現了自己需要修正的地方。

升黃帶的考試是最簡單的考試。但是準備起來並不輕鬆。

東京的交通生活

在東京生活的人,最常用的移動方式是鐵路交通。

日本政府和東京都市圈的幾個行政區每隔一陣子就會一同調查東京都市圈的交通需求。最近一次的調查是2018年。

東京中心地帶(23區)的居民,常用的移動方式是:鐵路>走路>腳踏車>開車>公車>機車。
東京郊外地帶(多摩地區)的居民,常用的移動方式則是:鐵路>走路>開車>腳踏車>公車>機車。

這種以鐵路為主的交通生活一點也不理所當然。一出了東京,狀況就不一樣了。例如埼玉縣和千葉縣的居民最常用的移動方式是開車。神奈川縣如果不算橫濱市和川崎市的話,居民最常用的移動方式也是開車。茨城縣南部的居民則是:開車>走路>腳踏車>鐵路>公車>機車。

東京居民的日常移動方式最常使用鐵路,是因為東京的鐵路交通非常發達。一般人去上班大多是搭電車。學生上學時,走路到學校的人最多,其次就是搭電車。由於上班的人遠比上學的人多,所以用電車的人最多。一般民眾是在購物或是辦私事時,才比較常走路或是騎腳踏車。

◆◆◆

日本的不動產業者常常會調查消費者選擇不動產時考量的交通條件。

東京的消費者在買房子或租房子時,會考慮房子和鐵路車站的距離。因為鐵路交通是東京居民外出時最重要的移動方式。每個業者的調查結果都不一樣,但是多數消費者傾向選擇離車站徒步時間約10~15分鐘的房子。因為離車站不到10分鐘的房子的賣價或租金比較貴,可能會超出消費者的預算。如果出門到車站要走超過15分鐘,又花時間又累。

我現在住的地方距離鐵路車站的徒步時間不到10分鐘。不過車站不是山手線的車站。以前我從山手線回家時,要轉搭別的鐵路公司的列車。搭一站,然後再走路回家。如果行李太多或是太累,就從山手線的車站搭計程車回家。不過後來我熟悉了自己住的地區的地理環境後,發現從住的地方走路到山手線車站大約20分鐘,和轉車等車然後搭一站再走回家的時間相比,不會差太多。所以後來我要去山手線車站,或是從山手線車站回家,都改用走的。習慣之後,就覺得走20分鐘路到車站沒什麼大不了,而且還可以省一段車費。

我自己認識的日本人當中,也有人不在乎走20分鐘路到車站。有時候我出門時也會遇到有路人和我走同一條路到山手線車站。這樣的日本人比我想像中多。但是我也有認識的朋友去離自己家走路三分鐘的地方也要騎腳踏車。

我住的地方不是什麼高級地區,但是走不到10分鐘就能到車站,而且不只一個車站,算是相當方便。在東京,還是有些地方離鐵路車站很遠。23區內的足立區、葛飾區、江戶川區、練馬區、世田谷區有些地方走到車站要半個小時,這些地方的居民通常是搭公車到車站,再搭電車到上班的地方。東京的多摩地區有更多這種要先搭公車才能到鐵路車站的地方。

在我住的地區,搭公車的大多是老人。因為東京的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申請優惠月票,可以搭東京的各種公車以及東京都交通局的電車。因為老人大多是搭公車移動,所以在東京有些超過70歲的老人只會搭公車,不知道怎麼搭電車。

◆◆◆

在東京,計程車主要是目的地離鐵路車站有一段距離,而且沒有公車可搭,或是深夜已經過了末班電車的時間,或是要帶行動不便的長輩移動時,才會選擇的交通方式。以前我從山手線車站搭計程車回住的地方,也是東京居民典型的計程車的利用方式。原則上是去離鐵路車站有點遠,但是又不會太遠的地方。

我遇過有些想早點到飯店的外國人遊客向我詢問計程車的事情。這些遊客可能是把自己家鄉的交通生活經驗套到東京,以為計程車是最快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其實在東京的中心地帶,鐵路的移動效率遠比公路好。如果要趕時間,最好的交通選項是電車,而不是計程車。計程車是鐵路出狀況,沒有電車可搭時的不得已的沒有效率的選項。東京的道路狹窄,紅綠燈多,而且很多路口必須停車確認後再開。計程車很難快得起來。我也有遇過幾次外國遊客問我計程車的車費,而且問得理所當然,讓我傻眼。或許這些遊客家鄉的計程車是採固定單一價格,而且價格是國民常識,隨便找個人問都可以問到。

我也有遇過想在東京市區自駕旅遊的外國遊客詢問哪裡可以租車。要找到租車的地方並不難,但是我還是勸阻了對方。因為對方是個大家族,租車至少要三台車。在東京中心地帶開車,會一直被紅綠燈和必須停車再開的路口卡到,會開到火大。而且三台車一起行動,可能自己就會塞車了。在東京中心地帶,比較適合租車旅遊的狀況是:租了車之後馬上開上首都高,往郊區移動,遠離市區。到了郊區,開車的感覺就會比較好。

日本人的中文

我在日本遇過不少學過中文的日本人。

這些人當中,有些人的中文是自學的,有些人則是曾經在台灣或中國生活、留學、工作過。有些人只會說幾句非常簡單的基本會話,有些人可以用中文表達複雜的事理。其中有些人還有中文的通譯案內士資格(日本的國家資格)。

有些有一定中文程度的日本人遇到我,會用中文和我對話。一開始,我真的老老實實地用中文和他們對話。因為我覺得這樣比較友善。他們對我說中文,我就回他們中文。但是這種對話經驗大多不太好,有了幾次這種經驗後,我遇到這樣的日本人時,我會直接用日語和他們對話。

我會覺得這種對話經驗不好,是因為這些對我說中文的日本人只想練習。他們把我當成語言的「練習沙包」,而不是和我溝通交流。如果他們願意和我溝通交流,我其實也很願意提供學習外語方面的經驗,但是他們幾乎不問問題。

我另外一個感覺不太好的原因,是他們的中文讓我聽得非常「累」。這種現象是發生在有一定中文程度的日本人。我在聽初學中文的日本人說中文時,反而不會有「累」的感覺。

聽初學中文的日本人說中文,不會讓我覺得累,是因為他們只會說一些簡單的定型表達,或是就只說某個常用的單詞而已。聽中文程度比較高的日本人的中文會覺得累。是因為他們的表達內容比較多,句子比較完整。

◆◆◆

我曾經遇過一名日本人在自我介紹時,說到「我的『愛好』是打網球」。讓我印象深刻。

語言的表達方式有無限多種,母語是中文的人當然也可能說出「我的『愛好』是打網球」。這句話文法正確,而且懂中文的人都聽得懂。

當時我心裡頭的疑問是:
為什麼要說「愛好」,為什麼不說「興趣」?
為什麼不說「我很喜歡打網球」?

因為當時我面對的那個場面,「愛好」這個詞用得有點生硬、彆扭。

如果對方說「我的興趣是打網球」或「我平常喜歡打網球」,我就不會覺得怪怪的。這種讓聽的人覺得生硬、彆扭的那一瞬間,就代表說話的人沒有選擇最貼切的表達方式,溝通效果打了折扣。

「我的『愛好』是打網球」其實還算比較好的例子。如果10句話當中,只有這句話稍有一點生硬,其實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如果10句話當中,有8句話比這個更生硬、更彆扭的話,聽的人會非常累。

而且很不巧,我遇到的這樣的人,真的是全力要把我當成練習用的沙包。他們全部只顧說自己的事,他們對我說中文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他們自己的某種欲求,不是為了溝通。他們也不太關心自己的中文表達需要改善的部分。

◆◆◆

我可以感受到那些會說完整中文句子的日本人一定很用功。他們顯然努力背過不少中文單詞。可能也有勤查字典,認真想過要怎麼用中文說出他們想表達的事情。他們的表達方法就是把他們背過、或是從字典上查到的單詞套入文法公式,拼湊成完整的句子,然後說出來。

用這種方式造句的最大的問題是:當事人就只是把單詞集或是在字典查到的第一個單詞直接代入句型公式。沒有分辨什麼樣的詞彙該用在什麼樣的場面。

這種方式很容易造出帶了很多不協調的詞彙的句子。簡單地說,就是像舊時代的劣質翻譯軟體造出來的無機質的彆扭句子。一般中文母語的人幾乎不會這麼表達。

因為用詞很不尋常,所以聽的人必須要特別花力氣去思考句子的意義。這樣的句子可以勉強達到溝通目的,但是意思的傳達效率很差。這就是我聽得很「累」的原因。

仔細想想,其實我在學生時代寫英文作文時,也是用這種方法寫作。先用中文想句子,然後用漢英字典查出我想要的英文詞彙,代入文法公式。至於我查到的英文詞彙是不是真的適合用在這樣的場面,當時的我從來沒有想過。所以當時我的英文老師看了我的作文,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會選這個詞呢」?

我以前剛學日文,在會話班也是用這種方式造句。先用漢和字典查出我想要的詞彙,然後代入文法公式。日語會話班的老師聽了我的造句,常常也是一頭霧水。

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學習語言的資源不足,以及使用字典的方法錯誤。漢英字典可以用中文詞彙查英文,漢和字典可以用中文查日文。但是能查到的只是中文詞彙「可能的解釋」,而非「可以完美代換的詞彙」。而且字典的內容也未必正確。這種方法造出來的句子,當然會非常奇怪。但是很多學習者也只能用這種方式造句。因為很多人沒有其他的方法。

我在日本遇到的那些有一定中文程度的日本人的學習方式,可能就和我以前寫英文作文,或是造日文句子的方式差不多。從我聽到他們的中文表達的感覺,就可以想像以前看到我的英文作文、或是聽到我的日文造句的老師的感覺。

我到日本生活後,不再從單詞的書上背單詞,改從現實中的句子得到單詞。當時我只是覺得這種方式比較容易記住詞彙,結果誤打誤撞走上了比較正確的語言學習方式。

至於在日本學中文的日本人就沒有那麼好的環境了。日本市面上雖然有不少中文教材。但是品質參差不齊。我自己去書店翻閱那些中文教材時,既使是初級會話,也常常看到非常生硬或是沒有禮貌的例句,甚至有一些過時或不實用的表達。這也反映出編這些教材的人的語言教養不足,而且可能沒有時常充實自己的語言知識。

◆◆◆

幾年前,我遇過一名在台灣學中文的日本人。那名日本人向我抱怨台灣的中文教材裡面有不少打錯字的地方。我聽了那名日本人的感想後,一度對台灣的中文教材不抱期待。不過之後幾年,我在日本看到各種中文教材以及一些中國官方編的中文教材後,讓我扭轉了台灣的中文教材的印象。因為台灣的中文教材的例句通順自然、措詞優雅,不會失禮。比中國編的教材好。

學台灣華語的日本人,在日本是極少數派。但是我還是有遇過這樣的人。當我遇到這樣的日本人時,我都會對他們表達感謝。

最近一年間的外國人日本旅遊事情

2022年10月11日,日本廢止了入境人數管制。到日本旅遊的外籍遊客增加了。日本街頭又可以看到外國人觀光客了。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的統計資料,2022年訪日外國人人次累計的排行前五分別是:
1.韓國(101萬人次)
2.台灣(33萬人次)
3.美國(32萬人次)
4.越南(28萬人次)
5.香港(27萬人次)

2022年的遊客人數是從7月開始增加,10月開始大爆發。

2023年,到日本旅遊的遊客更多了。3月底的累計人次就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了。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間點上,2023年訪日外國人人次累計的排行前五是:
韓國、台灣、中國、香港、美國。

韓國人最多,其次是台灣人。台灣遊客的人數大約是韓國遊客的六成。
中國人大約是台灣遊客的一半。香港、美國的遊客人數和訪日中國人差不多。所以繁體字圈的人是簡體字圈的人的三倍。

很多日本人以為中國人到日本是為了旅遊。因為幾年前日本媒體曾經大肆報導過中國遊客到日本消費的事。然後大部分的日本人的觀念就一直停留在那個時候。就連地方行政的觀光部門的職員也不例外。現在很多日本人在街頭或是飯店聽到有人說中文,就可能會以為中國遊客又來日本了。其實這些說中文的遊客幾乎都是台灣人。

現在到日本的中國人幾乎都不是遊客。他們是因為其他原因來日本。例如找親戚朋友。這些不是「遊客」的中國人多半不關心日本。甚至還有不少中國人不知道中國以外的國家不使用人民幣、支付寶、微信。我對訪日中國人的印象是,他們「理所當然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應該用人民幣、支付寶、微信」。因為他們是用這種世界觀和我對話。

◆◆◆

我的工作會接觸到外籍遊客。我在2022年10月,確實明顯感受到韓國遊客變得特別多。

在疫情之前,來東京旅遊的韓國人基本上不太利用日本當地的遊客諮詢服務。我從和這些遊客對話的經驗中,可以感受到韓國遊客多半有一定程度的日本知識。第一次來日本旅遊的人都知道最好先買一張可以儲值的交通IC卡。而且多數人也知道JR、地鐵、私鐵的不同。

疫情之後,利用遊客諮詢服務的韓國遊客明顯變多了。這些年輕的韓國遊客的英語發音都很不錯,我不太容易聽出他們的口音。不過有不少人分不清JR、地鐵、私鐵。不知道要買儲值的交通IC卡的韓國遊客明顯變多了。疫情前和疫情後,韓國遊客似乎出現了知識斷層。新一代的遊客似乎沒有得到以前的遊客的經驗承傳。
(※因為全世界半導體產量不足,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間點上,Suica、PASMO的實體卡片已經暫停發售)

韓國遊客的知識斷層,可能和網路資訊的變化有關。十年前,在網路上很容易找到分享經驗的個人網站。而且分享內容可以寫得非常詳細。這個時代的全世界的網路資訊幾乎都被農場網站、廣告網站、詐騙網站攻佔,分享真正的個人經驗的網路資源快要消失殆盡,所以遊客比較難得到以前的人的經驗。

疫情之前,我在日本看到的韓國的女性遊客的特徵是皮膚白,然後會塗鮮紅色的口紅。但是疫情過後,這種特徵的韓國女性遊客變少了,不過還是有不少韓國女生喜歡戴鴨舌帽。

◆◆◆

有些外國遊客為了旅遊方便,會帶超大的行李箱來日本。他們可能是為了放自己的衣物及各種裝備,也可能是為了放自己的「戰利品」或回國時給親朋好友的禮物。超大行李箱確實可以裝很多東西,但是也可能變成旅遊時的累贅。

現在很多來日本旅遊的人會住住Airbnb的民宿。住Airbnb的民宿可以體驗住在真的日本住宅的感覺。但是有些民宿因為建築物構造設計的關係,無法提供入住前或退房後的保管行李的服務。所以一些住民宿的遊客在入住前和退房後必須帶著行李箱移動。其中有些遊客因為行李箱太大,放不進車站的寄物櫃,結果必須拖著又大又重的行李箱逛街。

到日本旅遊時,如果不想因為行李問題掃興,最好不要用尺寸異常的行李箱。JR東日本的車站的寄物櫃的寬度大多是34cm。想在車站寄放行李箱的人,行李箱的厚度就要小於34cm。就算行李箱的大小沒問題,還是不能安心。因為大型寄物櫃的數量有限,而且現在來日本的外國人遊客很多,大家都想搶大型寄物櫃,很多車站的大型寄物櫃可能一早就滿了。

◆◆◆

日本有不少Airbnb民宿的房東不諳外語,也不了解外國文化。我有一名友人就在做代理這些房東接待外國遊客入住的服務。由於友人還有其他工作,忙到無法接待客人時,會召喚我代打上陣。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間點上,友人管理的民宿的訂房客人已經排到半年後了。客人來自世界各地,當然也包含台灣人。

台灣和東南亞國家的遊客的一大特徵是常常有大家族旅遊。友人管理的民宿的歐美住宿客大多不到5人,台灣的住宿客幾乎都超過5人。因為友人管理的民宿最多可以住9個人,所以容易成為台灣的大家族遊客的選項。

籌備大家族旅遊並不容易。因為家族成員每個人有空的時間不同,要整合大家的時間安排旅遊計畫就是個難題。排好計畫、訂好房間後,可能又有人臨時加入或退出,結果籌備人必須再聯絡飯店或民宿,更改住宿人數。真的要相當有耐心。

大人數旅遊除了籌備辛苦,到日本之後移動和用餐也不太方便。東京鬧區的電車多半不空,從進站到上車,帶隊的人難免會有壓力。我曾經有遇過8個人的台灣家族遊客問我哪裡可以吃飯。這個問題難倒了我。

東京是大都市,居民的家庭形態多半是小家庭。多數的飲食店可能也沒有設想到讓8個人坐在一起用餐的狀況。東京當然可以找得到能讓8個人坐在一起用餐的店家,例如大面積的連鎖餐廳,或是可以開宴會的居酒屋等。連鎖餐廳不難找,但是食物可能是冷凍調理包加熱的食品。雖然不差,但是比較沒有特色。可以開宴會的居酒屋必須特別想辦法找,而且這種店不是日常用餐的地方,普通人很少有機會在這種店用餐,很難成為「常客」。

如果我被問到有什麼不錯的店可以讓8個人坐在一起用餐時,我可以答得出容得下8個人用餐的店,但是這種店能否算「不錯」,我就答不出來了。因為我自己在日本和7~8個人在某個餐廳坐在一起用餐的機會很少,一年有一次就很偷笑了。我不可能熟悉這種店。一般住在東京的日本人大概也很少有機會遇到這種用餐場面。

在疫情期間,各個餐廳都很空。我在外用餐幾乎不用煩惱沒位子的問題。但是在疫情之後,飲食店的生意都變好了。現在我週末如果要出門用餐,會避開用餐尖峰時段。因為我不想浪費時間排隊待候。如果是午餐,我會在餐廳開門的時間就進去消費。晚餐的話,我儘可能在晚上六點之前進餐廳。但是我偶爾也會遇到餐廳在上六點之前就已經客滿的情形。

大家族旅遊,就算能找到容得下家族人數的餐廳,也不能安心。因為在一般用餐時段,大一點的餐廳大多客人很多,店家很難一次騰出那麼多可以坐得近的位子。所以大家族到日本旅遊時,吃東西的選項會比較少。

◆◆◆

在日本旅遊,最不方便的就是丟垃圾。因為現在日本很多公共場所都把垃圾桶撤掉了。以前日本是用「反恐」的名義撤掉垃圾桶。現在反了二十多年的恐,理由快站不住腳了,就改用「把垃圾帶回家是一種美德」當理由,撤掉垃圾桶。其實這根本不是什麼美德,就只是行政擺爛不想做事,裁撤掉本來比較有效率的集中處理型的公共服務,改讓每個人把在外消費時產生的垃圾各自運回家庭後處理。實質上就是把公共領域的大問題推給渺小的個人,增加個人負擔,拉低了社會運作效率。

一般日本人出門逛街或旅遊時,如果想買東西邊逛邊吃,一定會考慮東西吃完之後的包裝等「附屬品」要怎麼處理。因為日本人知道日本公共場所的垃圾桶被撤走了,如果買東西吃,之後就會被不友善的環境懲罰,必須一直帶著這些「附屬品」逛街。結果很多日本人怕麻煩,就直接放棄消費。如果真的很想買某個店家的小吃品嘗,往往只能在店門口吃,吃完後再把「附屬品」還給店家,沒有辦法邊逛邊吃。日本政府在這30年間一直很希望民眾消費,帶動經濟。但是日本的公共場所卻在為難消費者,讓消費者覺得在外面買東西吃喝很麻煩,壓抑了民眾消費的興致。

很多到日本旅遊的外國遊客,不知道日本的公共場所有這種旅遊陷阱。觀光地雖然有賣飲食小吃,但是公共場所卻不提供讓遊客丟垃圾的地方。日本希望外國人遊客能貢獻日本經濟。外國人遊客確實花了錢、對日本經濟做了貢獻。但是日本卻不整備讓遊客能安心消費旅遊的環境,強迫遊客帶著日本商品的副產物垃圾觀光。觀光客的家不在日本,卻要被日本怠惰的行政用「把垃圾帶回家是一種美德」的歪理懲罰。這就是日本社會層級的待客之道。

我曾經和某日本地方行政的觀光部門主管反映過公共場所沒有垃圾桶的問題。對方還真的跳針到「把垃圾帶回家是一種美德」的小學生程度的觀念。既沒有活用行為經濟學來解決問題的智慧,連現實日本社會正在發生中的問題都沒看到。

日本的垃圾問題不是觀光領域特有的問題。最近一年半,我有很多機會去看日本出售中的中古住宅。很多中古住宅有大量屋主的遺留物。根本的原因是日本社會的垃圾處理及清運很不人性化,民眾丟垃圾要花費很多心力。以前日本有些地區會把複雜的垃圾分類當成推動環保的政績炫耀。其實這種制度會讓社會增加很多不便。現在日本已經高齡化,很多老人沒有力氣做複雜的分類、甚至不知道怎麼拋棄家裡的東西,結果只能把東西堆在家裡。我在日本中古住宅看到的遺留物大多都是老人沒有力氣處理的物品。對這些老人而言,消費會增加他們處理垃圾的負擔。

垃圾問題已經在日本社會中發生,而且發生在很多地方。只是很多人沒有看到這種社會問題,很多人還活在「美德」的童話世界中、眼不見為淨。和我談「把垃圾帶回家是一種美德」的觀光行政主管也帶著滿滿的「何不食肉糜」的氣質。他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眼中的「美德」的複雜規則,在他們老了之後會變成他們的終身刑罰。

◆◆◆

外國遊客因為對日本有愛,基本上不太會亂丟垃圾。我常常遇到外國遊客問我公共場所的垃圾桶在哪裡。會問這種問題的人,都是知道愛護環境清潔的人。我能做的就是帶著歉意告訴對方:日本在這方面非常不友善。

至於日本人不會那麼客氣了。沒有垃圾桶,日本人就會隨便丟垃圾。我的職場附近就常常被人亂丟垃圾。垃圾不會因為沒有垃圾桶而消失。在「何不食肉糜」的風氣下,垃圾問題是今後日本社會的一大未爆彈。

在日本練跆拳道

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在日本做這種事。

◆◆◆

在台灣,跆拳道是能見度相當高的運動。有論文指出台灣練過跆拳道的人口超過200萬人,而且這還是多年前的研究資料,現在跆拳道人口可能又變得更多了。以前我讀的小學在鄉下地方。在資訊不發達的當時,我班上很多同學連哆啦A夢都沒看過,但是這樣的小學也有在推動跆拳道課外活動。現在想想,以前跆拳道會推廣到我的小學還真不容易。

在日本,跆拳道是非常偏門的運動。日本本身已經有體系成熟的武術。日本人如果要練武術,會去練日本的空手道、劍道、柔道等,不會想到去練韓國的跆拳道。日本有練過空手道的人大約有200萬人。劍道和柔道的運動人口又低於空手道。

從運動人口的比率來看,跆拳道在台灣的普及率,遠超過日本武術在日本的普及率。和台灣相比,日本人並不熱衷練武術,韓國的跆拳道在日本的能見度當然非常低。

我以前對日本的武術有好感,也曾經學過一點日本的武術。但是當我到了日本,見識了日本的「體育派」人士的精神毅力至上論以及權威思想後,我就決定和武術領域保持距離。我覺得享受無拘無束的跑步和單車生活還比較自在。

◆◆◆

我以前讀的小學有跆拳道課外活動。當時班上很多同學都有參加,所以我也就跟著一起參加了。

我從小二練到小四,一共練了三年。我的體力從「非常差」變成「平庸」,算是有點成果。但是我在小學的時候常常被同學們嘲笑運動能力不佳。不論我跆拳道練得多努力,得到的都是嘲笑,而不是肯定。所以我在小學畢業後就把這段經驗當成黑歷史,封印起來了。

幾年前,我和友人聊天時,友人提到了跆拳道的話題。友人每週都去練跆拳道,而且把練跆拳道當成生活中的長期努力目標。友人的話題,讓我解開了封印在自己內心多年的黑歷史。友人得知我有練過跆拳道,之後和我聊天時,就會繼續提到跆拳道的事,還會把練習的影片分享給我看。我自己雖然不打算碰武術,但是我會傾聽友人談跆拳道的事,也會想鼓勵友人。

今年五月,友人邀我參加道場的免費體驗。我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接受了友人的好意。

◆◆◆

我練跆拳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且當時練得很沒有自信,但是我到現在還記得以前練過的基本動作。由於我現在的體能比以前好很多,所以我覺得參加練習體驗時應該能簡單地跟上。

但是練習開始後,我受到了相當意外的衝擊。

在練習前,教練是用日語和我說話。但是熱身運動開始後,教練就開始用韓語數拍子。熱身運動並不難,但是熱身時聽到的陌生語音讓我相當緊張。我的韓語知識是零,大腦無法處理這些陌生的聲音。我無法把這些聲音轉換成我知道的數字。我也不知道接下來又會出現什麼陌生的語音。

教練除了自己數拍子以外,也會抽點學員數拍子。我參加的體驗班是大人小孩的共同練習班,教練有抽點小朋友學員數拍子。被點名的小朋友毫不遲疑地用韓語從1數到10。數到10的時候,大家會喊一聲「呀」來表現氣勢。由於我無法判斷拍子什麼時候數完,所以神經繃得非常緊。

熱身完畢後,就是練習正拳、中段及下段防禦的基本動作。每種招式在練習前,教練會先喊招式名稱,然後要全部的學員們跟著複誦。教練強調這些招式名稱是考試會考的東西。教練雖然是用日語說明,但是喊出的招式名稱是韓文名稱。道場的所有的學員都理所當然地跟著複誦。不知道韓語發音原理的我當然無法跟著複誦,也不知道這些聲音的意思。

我人雖然在日本,但是卻到了一個不太像日本的環境,這種感覺相當特別。這件事讓我體驗到一個人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面對陌生語言環境時的感受。也讓我思考了如果我要教不諳中文的人中文發音時,該怎麼做會比較好。

我體驗的跆拳道基本動作和我小時候學的動作雖然相似,但是有很多以前沒有學過的東西。例如出拳時身體重心的上下變化、前進後退時的左右腳重心移動。在招式與招式之間也有細部的過渡銜接動作。以前我在台灣練跆拳道時,沒有學過這些細部動作,所以我跟得有點辛苦。

我後來才知道我小時候在台灣練的跆拳道是「WT跆拳道」,性質上接近體育運動。友人找我體驗的則是「ITF跆拳道」,性質上比較接近武術。兩者雖然有相似的招式,但是細節部分非常不同。

◆◆◆

體驗結束後,友人主動向教練詢問學費折扣的事宜。友人鞠躬盡瘁的行動讓我非常感動,也讓我決定重新踏入跆拳道的世界。但是要進入這個世界,必須要能用韓語數拍子,所以我也決定開始學韓語了。

我因為練跆拳道而開始學韓語,可能讓友人覺得有點意外。友人告訴我,道場教練和學員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韓語。沒有學過韓語的教練和學員,大多是用日文的片假名來記數字和招式名稱的。

每個人學語言的方式都不同。用日文片假名來記韓語數字和招式名稱當然也是一種學習方法,而且有些人可能比較適合用這種方式學習。但是我自己相當不能接受用日文片假名來學其他語言。因為日文片假名無法精確表現其他語言的發音特徵。我要求自己在學語言時,要儘可能理解這個語言本來的發音方式。我不一定能學會道地的發音,但是用心理解這個語言本來的發音方式,是對這種語言的尊重與敬意。我上網找了韓文符號及發音方面的資訊,也查了韓文符號和國際音標的關係,還看了不少韓語數字念法的教學影片。

在日本的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韓語教學的網站或影片。有些資料在解說發音時會過度依賴片假名,我懷疑這種資料可能是日本人製作的。韓國人製作的教學資訊偶爾也會用日文片假名當輔助說明,但是最後還是會強調韓語和日語的發音差異。我在看韓國人教韓語的影片時,可以感受到他們不希望學韓語的人用片假名學發音,他們希望大家能從韓語本來的發音方式入門。

有不少韓國人用日語教韓語的影片內容相當精彩,雖然有些人的日語帶了韓國口音,但是表達技巧遠遠超越日本人。結果看韓語教學影片,我不但可以學到韓語知識,也可以思考日語的表達技巧,算是相當意外的收穫。

◆◆◆

在友人極力推薦下,本來不太想碰武術的我重新開始練跆拳道了。友人做球給我,我並不是被動接受,我自己也有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

我自己想到的重要動機是想透過練跆拳道來加大髖關節的柔軟度。練跆拳道本身不會讓我的髖關節變柔軟,但是可以讓我意識到要多做伸展運動,然後在練跆拳道時自我驗收。髖關節的可動範圍如果變大,對跑步可能有正面的影響。

另一方面,ITF跆拳道和我以前學的WT跆拳道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對我來說相當新鮮。我覺得值得花時間挑戰。至於意外的附加價值則是讓我有了學韓語的動機。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要學韓語。ITF跆拳道有很多韓語術語,既然要練,就該把這些相關韓語詞彙學好。我覺得這樣才是對這個文化的尊重。學新的語言可以讓我思考語言的本質,也給了我思考及關心另一種文化的機會。

我去的道場的學員有大人和小孩,而且有相當比率的學員不是日本人。學員們都學得非常努力,但是大家知道量力而為,不會像日本的「體育派」人士過度強逼自己。這種沒有壓力的練習環境也給我相當的好感。在新環境認識各種新朋友的感覺也很好。

友人想給我的,或許就是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體驗吧。

第四次福島之旅(3)

<第三天>
福島之旅的第三天,是到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的幾個町(浪江、雙葉、富岡)看看重建及發展狀況。

<浪江町請戶>
福島的核電廠事故發生後,浪江町變得非常有名。因為當時高數值背景幅射劑量大多是在浪江町測到的。

浪江町靠海的半邊離福島第一核電廠不遠,所以事故發生後,靠海的半邊被列為管制區。但是之後有不少幅射塵飄到離核電廠比較遠的靠山的半邊,結果靠山的半邊被列為管制區。靠海的半邊反而沒有內陸山區那麼嚴重。浪江町靠海的地區在2017年3月解除管制,投入災後重建。

這一天,我離開浪江町的住宿設施後,從國道6號線高瀨路口往東,進入請戶地區。回味了2019年來過的大平山靈園、請戶漁港和請戶小學校。

請戶地區是海嘯受災地。這裡有漁港、社區、學校。311災害時,漁港和社區全部被海嘯沖毀。小學的校舍一樓也被海嘯破壞。

2019年,請戶漁港的設施和防潮堤都還在修建中。當時漁港內有一個簡易的瞭望台,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福島第一核電廠。有民眾特別到這裡看核電廠。可惜我來的時候的天氣不太好,無法看得清楚。
2023年,請戶漁港已經完全恢復運作(2022年完工)。雖然漁港內的簡易瞭望台拆除了,但是可以從漁港旁的防潮堤上看到福島第一核電廠。


從請戶漁港的防潮堤看福島第一核電廠。

請戶小學校在請戶漁港的南方不到一公里處。雖然是海嘯災區,但是這裡的學生因為避難得宜,所以全員生還。在日本,有不少311的災害遺址因為民眾反對保存所以遭到拆除。這些民眾的理由是看到災害遺址會覺得傷心,所以反對保存。請戶小學校因為沒有發生悲劇,所以這裡的民眾比較沒有反對保存的聲音。

2019年的請戶小學校四周被金屬圍籬圍住,只能從外面看學校外觀,不能進入。2023年,學校已經變成了災害展示設施(2021年10月開幕)。設施保留了被海嘯破壞後的樣子,民眾可購票進入參觀。我來的這一天,有看到可能是來自南美的學生足球團體搭遊覽車來這裡參觀。學生足球團體可能是住在J-Village。他們不踢足球的時候就被帶來參觀震災的相關展示。


請戶小學校校舍一樓展示。

和2019年相比,2023年的請戶地區的防潮堤已完工,另外還有防潮林以及零星的工廠。但是未整備的空地還是相當多。


請戶小學校南邊約一公里處的福島縣復興祈念公園的預定地。

<雙葉町產業交流中心>

復興祈念公園預定地南面河川的對岸是雙葉町。

雙葉町是全町避難的行政區。2020年3月,雙葉站前的一小部分至海岸地區解除部分管制。可以工作、停留,但是不能居住。

雙葉町的海岸地帶和浪江町一樣,大多是空地。這裡原來大多是農田,住戶本來就不多。這一帶解除管制後,規劃成新的工廠地帶。還建了東日本大震災原子力災害傳承館(2020年9月開館)及雙葉町產業交流中心(2020年10月開館)。


雙葉町產業交流中心(左)及東日本大震災原子力災害傳承館(右)。


從雙葉町產業交流中心的樓頂平台可以看到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排氣筒。

<公路驛站浪江>

這一天的午餐在公路驛站浪江解決。

公路驛站浪江在2020年8月開幕。是浪江町災後復興的象徵商業設施。有餐廳、無印良品,也有販賣當地的名產。餐廳賣的海鮮丼非常豪華。

2019年我來浪江町時,這個地方雖然有人、有店,但是商店的功能只是維持居民基本日常生活而己。當時的我要到南相馬市才能找到地方吃午餐。這次來到浪江町,有了公路驛站,解決了我用餐的煩惱。公路驛站浪江提供的餐點比較高級,可以吸引觀光客,讓觀光客在這裡駐足,帶給當地活力。

這一天,來公路驛站浪江用餐的遊客很多,但是業者供餐的速度和用餐消費者的流動速度相當,所以我買到餐券時就馬上找得到位子坐。


公路驛站浪江。


公路驛站浪江室內的背景幅射劑量顯示器。

<富岡町夜之森>

吃完午餐,南下到富岡町。本來打算看看這裡的小良濱一帶的海岸,但是小良濱地區的除染作業還沒結束,仍然禁止通行。所以我就決定改去內陸的夜之森地區。

夜之森地區是富岡町的著名賞櫻景點。夜之森站附近的兩條大路的兩旁種滿了櫻花,春天花季時,道路上空全部都是櫻花,像是進入了櫻花的隧道。在核電廠事故後,這裡的居民全部避難。本來非常漂亮的小鎮,因為核電廠事故變成空城,非常可悲。這個地區是在2022年4月才特例開放居民臨時回家住宿,進行回歸日常的準備工作。然後在2023年4月解除管制。


JR常磐線夜之森站。這一天,我在車站看到兩名遊客、一名整備花圃的工人,以及一名坐在站內板凳上玩遊戲卡的人。但是沒有看到像居民的人。


夜之森站前的樣子。這個地區雖然已經解除管制,但是路上看不到人。


夜之森地區道路兩旁的櫻花樹。

<雙葉町郡山海岸、雙葉站周邊>

看完夜之森地區,北上到雙葉町,看郡山海岸及雙葉站周邊的區域。

郡山海岸是福島海岸地帶當中,離福島第一核電廠最近的已解除管制的海岸。

郡山海岸本來有個海水浴場,而且有一棟海水浴場附屬的遊客休憩設施「Marine House Futaba」。震災當時,有民眾到這裡的三樓避難而獲救。雙葉町考慮把這個設施保留成災害遺址。但是依然有「看到災害遺址會想起當時的樣子」的謎樣的反對聲音。

每次看日本媒體報導社會政策時,常常會看到一小段民眾的謎樣的反對意見的描述。感覺就像是「但是也有人認為~」。這種描述真的就像謎一樣。因為我從來沒有看過關於這些反對意見的深入分析報導。我很想理解這些意見,但是就是找不到相關報導。而且媒體提到有這種反對意見時,幾乎都是一句話帶過。從寫文章的角度來看,這有點像是記者沒有確實調查,但是卻又想裝中立,所以就在報導中隨手加入了謎樣的反對成分來敷衍交差。這種手法有點像是學生在應付作業一樣,而且這種小動作會把本來意義不太大的雜訊過度放大。這是我對日本媒體非常失望的部分。


郡山海岸防潮堤及海水浴場設施的廢墟。


郡山海岸防潮堤的可通行終點。因為海岸方向及附近的山的關係,從這個地方看不到福島第一核電廠。

雙葉町是在2022年8月才正式開放避難居民回來居住。在這之前,雙葉町的人口是零人。是311的災區當中最晚讓避難居民回歸的行政區。我在雙葉站附近走一遭,只看到像是遊客的人,沒有看到像是居民的人。狀況和富岡的夜之森有點相似。


JR常磐線雙葉站。車站站體在2020年有加大。


雙葉站前沒有人也沒有車。


雙葉站附近不難發現已經變成廢墟的房子。


雙葉町圖書館的行事曆還停留在2011年3月當時。

◆◆◆

看完雙葉站周邊後,福島之旅的第三天行程就結束了。

這一天晚上我住在浪江町中心地帶的飯店。當初我在訂房時,這裡的飯店很難找到空房,我以為黃金週的住宿客很多。到了飯店,我看到工作人員在努力打掃各個房間,顯然有很多人「住過」,但是我卻沒有看到像遊客的人。飯店有供應晚餐和翌日的早餐。我在飯店餐廳用餐時,發現用餐的客人很少,而且都不像遊客。餐廳提供的菜色分量多、口味重,不太像是給一般遊客的餐點,讓我有一種到員工餐廳吃飯的感覺。我懷疑我住的飯店的一部分房間可能暫時充當重建工程人員的宿舍,所以很難訂得到房間,而且餐廳供應的菜色也很「特別」。飯店人員可能是趁黃金週假期,努力打掃平時被佔用的房間。浪江町還在災後重建當中,會特別來這裡住宿的遊客可能還不多。飯店如果把房間租給重建工程的人員當宿舍,算是相當合理的經營戰略。

福島之旅的第四天因為下雨的關係,我去看了雙葉町的東日本大震災原子力災害傳承館和富岡町富岡檔案博物館。前者是專門介紹核電廠事故的展示設施,我停留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後者則主要是展示富岡町的歷史文物,也包含一部分災害資料,讓我停留了一個小時左右。看完這兩間設施後,這次的福島之旅就結束了。

◆◆◆

這次的福島之旅,我在查各種相關資料時,發現幾乎只有官方資料和媒體報導,很少看到農場文。官方網站的資料整理得非常差,實質的意義就只是「我有公布資料」的敷衍心態。正常的人類能否理解這些資料,他們根本不在乎。媒體也是在敷衍。報導內容避重就輕,有可能就只是比照過去的撰文方式,把行政部門餵的新聞稿的內容稍做調整後刊登。管制區域的範圍在哪裡、民眾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都沒有說清楚。這是日本官方公開資訊及媒體報導的通病。從最近10年左右的傾向來看,資訊劣化的問題今後可能只會變糟,因為大家都在敷衍,也沒有人用心監督。這方面的農場文不多,代表多數日本民眾也不關心福島的事情,所以農場網站覺得福島沒有利用價值。

這次的旅行我確認了海岸地帶的重建狀況。也看了三個有受核電廠事故影響的生活區:浪江町中心地帶、富岡町夜之森地區、雙葉町的雙葉站前。在浪江町的中心地帶已經可以看到這個地區的活力,而且還有一個可以吸引遊客的公路驛站。但是夜之森和雙葉站一帶都看不到居民活動。

日本政府每年會向核電廠事故的避難民眾做問卷調查,確認是否有回家鄉的意願。在2023年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中,不論是浪江町、富岡町、雙葉町,不打算回家鄉的民眾都在50%以上。如果把「無法回去」或「不知道」的民眾也列進去的話,會高達七至八成。民眾不想回去的最大的原因,是已經在外地置產,所以沒有必要再回家鄉了。

雖然很多居民不想再回去,但是這些受災地區有新的開發計畫,也有吸引工廠進駐。只要有生活設施及工作機會,還是有可能吸引新的居民遷入。福島的復興之路漫長,但是一直在前進當中。


第四次福島之旅第三天GPS路線圖。
(背景地圖:©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

<照片比較>


請戶漁港(2019年)。防潮堤和漁港設施還在興建中。


請戶漁港(2023年)。防潮堤和漁港設施已完成。路旁多了電線桿。


請戶小學校(2019年)。校舍前堆滿了復興工程用的水泥塊。


請戶小學校(2019年)。從水泥塊上看學校。


請戶小學校(2023年)。學校改成展示設施,對外開放。


請戶小學校的一隅(2019年)。從金屬圍籬外看學校。


請戶小學校的一隅(2023年)。加了說明板及參觀動線。


請戶小學校的一隅(2019年)。從金屬圍籬外看學校。


請戶小學校的一隅(2023年)。只要有買門票,就能進入學校參觀。

第四次福島之旅(2)

<第二天>
福島之旅的第二天的路線,是從磐城站開車到四倉港,沿著海岸附近「可以通行」的道路北上。目的地是浪江町。

福島的海岸地帶是311震災的海嘯災區。海岸地帶的中段地區受核電廠事故的影響,災後重建比其他地區晚。但是隨著各地除染作業結束,重建工程有明顯的進展。

2015年和2019年,我到福島濱通時,海岸地帶有不少路段不能通行,但是2019年的可通行路段明顯比2015年多。由於車子的導航資料不一定會更新到最新狀態,而且福島的海岸附近一帶的變化很大,導航的地圖資料就算有更新,也不一定能反映最新的路況。所以確認道路能否通行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開車到現場確認能不能走。能前進就前進,不能前進就改道。

<磐城―廣野―楢葉>

磐城市和廣野町的海岸地帶都是海嘯災區。磐城市沒有受核電廠事故影響,所以災後重建比較順利。廣野町雖然有受核電廠事故影響,但是期間只有六個半月,所以投入重建的時期也比較早。

從磐城的四倉港沿著海岸附近的公路北上,海岸邊的道路品質及維護狀況顯然比日本其他地方的路好,而且路旁有「顯然是災後新設的堤防」。有些地方還有加高的防災綠地(防潮林)。


縣道四倉久之濱線(久之濱町田之網濱川附近)。本來這一帶的路旁沒有堤防。現在有了強固的堤防。


久之濱町金澤附近的海岸。震災之前,這一帶本來有幾間民宅,但是被311的海嘯沖毀。現在這一帶已經沒有民宅了。岸邊的防潮堤則有加高。照片中的堤防下半部分顏色較深,是震災前的舊防潮堤。上半的淺色部分則是災後復興工程加蓋的。

過了磐城的久之濱地區,就是廣野町。


廣野町的海岸堤防及廣野火力發電廠。在震災之前,這一帶海岸雖然有堤防,但是不夠完備。復興後,這一帶海岸建了高大的防潮堤。防潮堤內還有一個更高的縣道公路兼第二重堤防。


廣野小高線「濱街道」(縣道391號線)廣野區間。廣野區間的濱街道是在海岸堤防內。路基比海岸堤防高,實質上就是第二重堤防。路旁的防災綠地算是這裡的第三重海嘯防線。

從濱街道往北通過廣野火力發電廠後,就是楢葉町。福島第二核電廠廠區的南半邊就位在楢葉町內。

到了楢葉町後,我回味了一下以前曾經來過的鹽澤海水浴場、日本國家足球訓練中心J-Village、公路驛站楢葉、天神岬運動公園。這些都是已經復興完成的設施,不是這次行程的重點。

我在2019年來到楢葉町時,海岸邊的防潮堤已經完工。海岸附近的部分道路可以通行,但是離海岸最近的縣道還在施工中。當時可以通行的道路旁堆有不少除染廢棄物,也有處理除染廢棄物的設施。
2023年,海岸附近的縣道已經可以通行,路旁的除染廢棄物也少了很多,堤防內的防災綠地的樹也變高了。


波倉海岸。堤防內有防潮林,以及除染廢棄物的處理設施。


波倉海岸。堤防外可以看到壯觀的海蝕地形(但是從衛星照片可以得知海蝕平台的上方設了大量破壞環境的太陽能發電裝置)。


從波倉海岸可以看到福島第二核電廠。


波倉海岸附近的除染廢棄物及處理設施。

<富岡>

看完波倉海岸後,繼續向北,進入富岡町境內。福島第二核電廠的北半邊廠區就是在富岡町內。
※2023年5月上旬,福島第二核電廠北半邊廠區附近的「濱街道」還在施工中,無法通行。所以我是走國道6號線進入富岡町。

2019年,JR常磐線富岡站附近還有很多空地,正在大興土木。
2023年,這一帶就和廣野町一樣,海岸邊蓋了新的防潮堤。防潮堤內有更高的「濱街道」當第二層堤防。「濱街道」的內側則有防潮林。


富岡町的震災慰靈碑(2023年3月13日除幕)及JR常磐線富岡站。


富岡町內的東京電力廢爐資料館。

日本的核電廠附近都會設電力教育展覽設施。東京電力廢爐資料館本來叫「ENERGY館」,是福島第二核電廠附屬的電力教育展覽設施。2011年3月的核電廠事故發生後,富岡町全町避難,無法居住,町內的公共設施也都人去樓空了。

「ENERGY館」所在的地區是在2017年解除管制。解除管制後,東京電力就把「ENERGY館」改成廢爐資料館,更換展示內容,在2018年11月底對外開放。館內有用各種媒體來解說福島核電廠事故的狀況。也有展示處理事故的工作人員的裝備以及偵察原子爐內部狀況的機器人。

參觀廢爐資料館時,館方人員會先讓民眾看影片。影片是介紹2011年當時核電廠事故的狀況。我對影片印象最深的地方並不是事故的狀況簡介,而是影片中帶了道歉和反省的要素。

福島的核電廠事故讓這一帶的居民好幾年不能回自己的家。他們的日常突然被剝奪,人生被強迫改道。這些居民的確有立場要求東京電力向他們道歉。但是到這個設施參觀的最大族群是外地來的非當事人。從非當事人的角度看這種帶了道歉及反省要素的影片,會覺得很怪。但是從日本社會的狀況來看,又不會覺得意外。

日本是對過失非常不寬容的扣分懲罰主義社會。日本人從小就活在只要有瑕疵就會被扣分的世界中。由於沒有加分的補救機制,所以只要被扣分,就意味著過去累積的努力被否定、被剝奪。這種只有損失、沒有收穫的感覺非常可怕。有些台灣人以為日本人喜歡追求完美,其實日本人並不完美,也不可能完美。真正的現實是日本人害怕因為犯錯或過失而被扣分或受罰,所以害怕做事發生瑕疵。在日本人的感覺中,只要被人說了一點閒話,就形同被人抓到把柄,會被貼上永遠的瑕疵標籤。所以日本人非常害怕被人說閒話。

核電廠事故之後,東京電力在日本社會受到相當嚴厲的批判。我家附近的東京電力的員工宿舍的入口還拆掉了門牌來保護員工安全。東京電力在廢爐資料館的影片中加入了道歉和反省的要素,其實也是一種在驚恐和壓力下的自保措施。

從東京電力的立場來看,這種自保手段相當合理。但是我看了影片之後有點不太自在。因為我知道影片中的道歉和反省的要素是自保的手段。而且我也知道類似的自保行為一直在日本各個地方發生。為了避免瑕疵、避免遭人說閒話,日本社會消耗了太多能量了。

2019年的黃金週,我來廢爐資料館時,有看影片,也有看展示。在館內的行動很自由。
2023年的黃金週,我來廢爐資料館時,必須先聽導覽人員帶隊解說約一個小時,才能自由參觀。

資料館的導覽人員除了解說災害及處理狀況以外,還花了不少時間解說「氚」。氚是目前福島第一核電廠處理汙染水時,唯一無法過濾掉的放射性元素。由於現在的科學很難證明氚對生物體完全沒有影響,所以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很難讓大眾接受把含氚的處理水排入大海。相關科學資料只能強調「在目前的狀況下,氚對人體的影響非常小」。由於日本社會對瑕疵非常不寬容,所以含氚的處理水的最後處理方式非常棘手。廢爐資料館特別安排導覽人員花時間介紹「氚」,也反映出了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非常煩惱「氚」的問題,也很擔心被人說閒話攻訐。

聽導覽人員解說,雖然可以得到一些新知識。但是一個小時內不能自由參觀自己關心的展示內容,這種感覺並不好。

<大熊―雙葉―浪江>

離開廢爐資料館後,我沿著國道6號線繼續北上,前往這一天的目的地:浪江町的住宿設。

2015年,我第一次來到國道6號線的福島區間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富岡町的本岡地區至浪江町南邊地帶沿途的「歸還困難區域」的警告牌。以及大熊町的熊熊町地區的被金屬柵封住入口的民宅。2023年,這一帶區間還是有「歸還困難區域」,但是很多本來是「歸還困難區域」的地方都解除管制了。


從國道6號線看福島第一核電廠。福島第一核電廠就位在大熊町和雙葉町的交界地區。


浪江町的住宿設施。設施的停車場有一台偵測背景幅射劑量的儀器。

◆◆◆

第四次福島之旅的第二天,我見識到了很多福島的變化。海岸附近建了新的堤防和道路,國道6號線沿途的管制地區也少了很多。福島的災後課題依然存在,但是正在一步一步地解決中。


第四次福島之旅第二天GPS路線圖。
(背景地圖:©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

<照片比較>


鹽澤海水浴場(2019年)。鹽澤海水浴場就在廣野火力發電廠旁邊。這一年,海水浴場還沒有開放,但是道路沒有封鎖,所以有不少衝浪客自己來玩。海水浴場只有停車場,沒有其他設施。


鹽澤海水浴場(2023年)。海水浴場在前一年正式開放。多了一座監視台。


鹽澤海水浴場(2023年)。停車場旁邊多了更衣室和廁所。

◆◆◆


JR常磐線J-Village站(2019年)。2019年的黃金週,J-Village站才剛開站不滿一個月。當時還是臨時列車停靠站。


JR常磐線J-Village站(2023年)。車站已在2020年升級成正規車站。車站前多了自動販賣機和棚子。

◆◆◆


山田海岸(2019年)。2019年的這一帶雖然有路可走,但是最靠近海邊的縣道還在施工,無法通行。路旁堆了很多除染廢棄物。


山田海岸(2023年)。最靠近海邊的縣道已經可以通行了。

◆◆◆


從天神岬運動公園向南眺望山田海岸(2019年)。山田海岸堤防內有廢棄物處理設施,附近堆有很多除染廢棄物。


從天神岬運動公園向南眺望山田海岸(2023年)。山田海岸堤防內的防災綠地的樹長高了。

◆◆◆


JR常磐線富岡站附近(2019年)。未整備的空地、工程用土、歪掉的交通標誌、福島第二核電廠。


JR常磐線富岡站附近(2023年)。海岸堤防、「濱街道」、防潮林、福島第二核電廠。

◆◆◆


富岡町「富岡消防署北」路口(2015年)。從這裡繼續走下去,就變成管制區域,只有汽車才能通行。


富岡町「富岡消防署北」路口(2019年)。同2015年。


富岡町「本岡」路口(2023年)。這一帶的管制解除。路口名稱改為「本岡」。

◆◆◆


國道6號線(富岡町本岡新夜之森附近)的背景幅射劑量號誌(2015年)。幅射劑量告示號誌還在測試中。


國道6號線(富岡町本岡新夜之森附近)的背景幅射劑量號誌(2019年)。幅射劑量告示號誌已啟用。數值還相當高。


國道6號線(富岡町本岡新夜之森附近)的背景幅射劑量號誌(2023年)。幅射劑量已經降低,附近一帶已有不少地區已解除管制了。

◆◆◆


大熊町熊熊町地區(2015年)。管制中。各家各戶的入口都被金屬柵封住。


大熊町熊熊町地區(2019年)。管制中。各家各戶的樹木枝葉變多了。


大熊町熊熊町地區(2023年)。這個地區已在前一年(2022年6月底)解除管制。入口已無金屬柵。

第四次福島之旅(1)

2023年的黃金週,我去了一趟福島濱通地區,見證福島的災後重建狀況。

在這次旅行之前,我已經去過三次福島。狀況如下:

<第一次:2011年5月中旬(311震災的兩個月後)>
本來我在這一年年初就有想過在黃金週去福島旅行,但是311的震災打亂了我的計畫。當災害狀況稍微安定後,我決定還是要去一趟福島。只是濱通一帶的道路因為海嘯及核災的關係禁止通行,所以我就改去內陸的會津。我去會津的時候,我住的旅館就有收留災區的避難民眾。

<第二次:2015年的黃金週>
福島濱通地區的國道6號線在前一年的9月解除部分管制,開放汽車通行。我就利用黃金週的連假期間到以前一直想去的濱通地區。我從磐城的泉站出發,沿著國道6號線北上,看了福島濱通地區可以通行的地區,也看了宮城的海岸地帶。大部分的地區都在重建中。當時國道6號線的部分區間不能在路邊停車,也不能打開車窗。

<第三次:2019年的黃金週>
這次和第二次一樣,從磐城的泉站出發,沿著國道6號線北上,看了福島濱通地區可以通行的地區。2019年福島海岸附近可通行的路段比2015年多。有些地區開放車輛通行,但是還在重建中。有些地區則已經重建完成。

◆◆◆

我的第四次福島之旅的目的和第二、第三次一樣,想親眼看看福島濱通的變化。出發方式也和前兩次一樣,搭常磐線特急列車到磐城的泉站,再開車北上。我選擇從泉出發,是因為這個車站離福島縣內最大的觀光地小名濱最近。

<第一天>
從泉站開車出發,先到三崎公園看風景,再到小名濱港的觀光物產中心。


從三崎公園眺望小名濱港。


小名濱港。

小名濱一帶在震災當時是海嘯災區,觀光物產中心在受災八個半月後恢復營業。2018年,觀光物產中心附近蓋了一間超大型商業設施,吸引了不少外地觀光客來這裡消費。現在的小名濱可能比震災之前還要熱鬧,算是完全走出了震災的陰影。


2015年,小名濱已經恢復震災前的面貌。


2019年,小名濱多了一棟超大型的商業設施。這一天,遊客雖然多,但是上午11:30觀光物產中心還找得到車位。


2023年,小名濱的遊客比2019年還多。

2023年的黃金週,日本實質上算是回歸疫情前的狀態,出遊的人非常多,住宿訂房和交通訂票都非常難。但是我搭的常磐線特急列車還是有空位。在泉站下車的人比我前兩次來這裡時多,但是感覺起來就只是假日的地方小站,不能和東京的車站相比。但是一到觀光物產中心,才發現這裡出遊的人非常多。上午11:00,停車場的小型車位就已經全滿,結果觀光物產中心就把大型車的車位分給小型車。物產中心內的各家海鮮丼的店在11:00左右就全部大排長龍,比2019年熱鬧很多。


觀光物產中心旁的偵測背景幅射劑量的儀器。2023年偵測背景幅射的儀器比2019年少了很多。這裡的背景幅射劑量已經低到可以忽視的程度。儀器的象徵意義比實質意義大。


觀光物產中心二樓的震災展示區。這裡有重現震災當時民眾在避難設施生活的樣子(2015、2019、2023年的陳列方式幾乎沒有變)。但是避難設施生活以外的展示內容則每次都不一樣。這代表展示區有一直努力更新資料。

在小名濱港吃完午餐後,就沿著海岸附近的縣道北上。

◆◆◆

2019年,小名濱以北靠近海岸一帶的公路還有一部分區間無法通行。2023年,這一帶的公路已經全部可以通行了(2021年通車)。

小名濱以北靠近海岸的縣道兩側整備得非常漂亮,而且還被規劃成自行車路線「磐城七濱海道」。沿途地勢較低的區間有建新的堤防和防災綠地。雖然是黃金週,但是我完全沒有遇到塞車。途中的薄磯地區有一間介紹這一帶受災狀況的「磐城震災傳承未來館」(2020年落成)。


磐城七濱海道。道路的肩線部分畫有藍色的自行車誘導標線。


磐城震災傳承未來館。


磐城震災傳承未來館的內部。

我在2015年和2019年已經看過了不少介紹震災的展示設施。2019年之後,日本的311災區似乎又多了一些新的震災展示設施。這一類設施大多會介紹311當時的地震、海嘯、核災、避難等狀況。磐城震災傳承未來館也不例外。

磐城震災傳承未來館對於沒有看過311震災相關展示的人而言或許還不錯,但是對我來說,展示內容稍嫌貧乏。相較之下,小名濱的觀光物產中心二樓的展示區的展示空間雖然小,但是可看性比較高。磐城震災傳承未來館雖然有介紹地震、海嘯、核災方面的資訊,但是這些資訊在別的展示設施可以看到更多。至於「只有在這裡才看得到的展示資料」則不多。結果我在這裡只停留了15分鐘。

換個角度來看,磐城在311震災當時受災範圍僅限於海岸地帶,都市機能幾乎沒有受到影響。所以磐城就成為處理核電廠事故的準備基地,很多媒體也在這裡蒐集福島的最新狀況。由於日本東北地方有太多受災狀況比磐城嚴重的地區,這個震災展示設施的內容沒有其他地區那麼「強烈」,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磐城震災傳承未來館眺望薄磯防災綠地及海水浴場。薄磯防災綠地的位置本來有學校操場和住宅區。311震災後,這一帶的房舍被海嘯沖毀。重建時,住宅區移到離海岸較遠、地勢較高的地方。這個地區則是加高,規劃成有堤防功能的防潮林(防災綠地)。照片中的道路是防災綠地內側的道路。主要幹線的縣道在防災綠地外側(被防災綠地擋住了)。縣道和海水浴場之間還有混凝土堤防。所以這個地區有多重防災的效果。

離開了磐城震災傳承未來館後,我繼續沿著海岸附近的道路北上,到了四倉港後折返。之後在磐城市內隨處看看,結束了第一天旅程。

◆◆◆

第四次福島之旅的第一天收穫並不多,就只是確認了小名濱地區到四倉港間的縣道完全通車,而且沿途可以看到有多重防災效果的堤防和防災綠地,然後途中有一個2020年落成,展示內容略顯不足的震災展示設施。

再過幾年,防潮林的樹木長高後,這一帶的海岸風景可能又不一樣了。


第四次福島之旅第一天GPS路線圖。
(背景地圖:©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